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911事件15週年,從災難重生的曼哈頓下城

昔日繁榮再現

陳信佑
user

陳信佑

2016-09-10

瀏覽數 75,600+

911事件15週年,從災難重生的曼哈頓下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從哈德遜河畔眺望曼哈頓下城)

15年過去了,911事件。

遭受重創的曼哈頓金融區,經歷許久才走出911的陰影。當時,世貿雙塔有近5萬名員工,年約180萬名遊客造訪,撐起在地的觀光、餐飲、成衣及服務產業。隨著雙塔殞滅,不少餐廳或工廠紛紛遷移、倒閉,金融區也蒙受慘重損失。

廢墟中重生的金融區

不過十餘年來,政府及私人企業挹注上百億美金,推動當地建設,曼哈頓下城逐漸復甦,再現昔日繁榮景象。

漫步在金融區,摩天大樓群正拔地而起,有的已經竣工,有些還在施工。其中這棟必能攫獲你的目光,採用大片玻璃帷幕,1776英呎高的世貿中心一號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在紐約的藍天豔陽下格外閃耀動人。

世貿中心一號大樓竣工後,為西半球最高的摩天大樓

(世貿中心一號大樓竣工後,為西半球最高的摩天大樓)

該塔高度象徵美國在1776年通過獨立宣言,塔身則由八面交錯的等腰三角形構成,從特定角度看,外型就像不復存在的雙子星大廈,令人不禁緬懷過去。值得一提的是,塔內一座高速電梯(Sky Pod Elevator) 從地板到天花板皆裝有LED牆,直通102樓觀景台的50秒過程中,能飽覽1600年來紐約天際線的變化。

曼哈頓金融區壯闊的天際線

(曼哈頓金融區壯闊的天際線)

2016年,耗資40億美元打造的世貿中心轉運站也局部對外開放。車站外觀像振翅的白鴿,白色鋼骨及玻璃相間的設計被稱為「眼窗」(The Oculus),未來將連結11條地鐵線及通往新澤西州的鐵路,每日客流量上看20萬人次。

世貿中心轉運站(World Trade Center Transportation Hub)堪稱「全世界最貴車站」

(世貿中心轉運站(World Trade Center Transportation Hub)堪稱「全世界最貴車站」)

世貿中心轉運站及世貿一號大樓

(世貿中心轉運站及世貿一號大樓)

而本來的世貿大樓群位置,現已改建為紀念公園,並植滿了白橡樹,筆者造訪時正逢初春,枝上全是新抽的綠芽,彷若重生中的曼哈頓下城。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莊嚴肅穆的紀念公園

來自建築界的名師Michael Arad與Peter Walker,共同將世貿遺址開挖為兩座30英呎深的紀念水池。水池四周圍繞著黑色大理石板,刻滿近三千位罹難者姓名。他們多數是在世貿大樓的上班族,也有英勇捐軀的警消,甚至是因採訪而不幸罹難的記者。一場攻擊,上千萬人的命運從此改變。

原世貿遺址改建為巨型瀑布紀念水池

(原世貿遺址改建為巨型瀑布紀念水池)

平均每分鐘有52000加侖的水從四面八方急洩而下

(平均每分鐘有52000加侖的水從四面八方急洩而下)

在911紀念公園,很少聽見嬉鬧或歡笑聲。多數遊客是表情肅然地沿著池邊走動。他們常盯著飛濺直下的瀑布,或時而輕撫石板上鏤空的名字,並做出禱告手勢。

遊客漫步在紀念水池周邊

(遊客漫步在紀念水池周邊)

石碑上常擺放紀念罹難者的鮮花

(石碑上常擺放紀念罹難者的鮮花)

過了15個寒暑,金融區的重建工程仍持續進行,興建中的世貿中心三號及五號大樓將在2017及2020年完工。可以預見,未來有更多企業進駐,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興建中的世貿中心三號大樓(左棟)預計於明年竣工

(興建中的世貿中心三號大樓(左棟)預計於明年竣工)

儘管曼哈頓下城的建設及經濟快速復興,但911造成的心理與健康創傷,需要更長的時間撫平。2016年6月的一項調查指出,包含當年參與救難的人員及曼哈頓下城居民,已累積超過5400人罹癌,人數是2014年的3倍。還有難以計數的紐約居民至今仍有「壓力後創傷症候群」。

雖然911的陰影逐漸褪去,但災後的重建工作,還有一段路要走。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