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扔掉鐵飯碗,痛快做事

林文玲
user

林文玲

1994-04-15

瀏覽數 11,700+

扔掉鐵飯碗,痛快做事
 

本文出自 1994 / 5月號雜誌 第095期遠見雜誌

周末午後,位於上海橫山路的捷安特專賣店,不斷湧入人潮。擁擠間,一個推著捷安特跑車的碩長身影長驅直入,還來不及停好車,就對著前來視察的捷安特副總經理劉湧昌說:「我去看了個廣告燈箱,肯定比中華自行車的更好。」

鄭國平,捷安特上海店店長,賣了十幾年的自行車,現在終於體會「努力,可以做很多事」的痛快感覺。

天生好動

原先,他在上海最大的自行車店--順風車行,擔任業務工作。前年,捷安特(中國)公司舉行工廠破土典禮,他特別從上海跑到昆山去參觀,細細審視現場展示的捷安特自行車,憑著多年經驗,「沒看過這樣品質的車。」他肯定這個品牌的車會有前途,萌生了到捷安特工作的念頭。

天生就是個好動、喜歡工作的個性,鄭國平在原單位總覺手腳難伸。五十幾個人的店,有二十幾個幹部,想做點事,「還得請示經驗比我差得多的人。」有一回,他看準行情準備進五十萬元的貨,結果上級就是不准,「我願意做,責任也願意扛,但就是做不到。」鄭國千回憶起來猶存激動之情。

幾年前,劉湧昌到上海考察市場時,就對鄭國平的勤於工作與經驗豐富,有深刻印象。雙方交換意見後,去年十二月,鄭國平便成為捷安特第一家直營專賣店的店長。

也正因為是捷安特的第一個據點,鄭國平瞭解自己責任重大。「上海是個窗口,上海市場做起來,華東也會跟著起來。」他用「成敗關鍵」來形容這個店的重要性。

白天,他要在店裡關照手下一群還在試用階段的店員,還得到上海各個經銷點去接洽批發業務;到了晚上,他還得到昆山工廠去載運新貨,回到上海已經半夜,隔天一早依舊精神抖數開始忙碌工作。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做業務怕忙就完了。」三十三歲還是單身的鄭國平,一臉理所當然的神情。

扔掉鐵飯碗,轉換新戰場,儘管還是自己熟悉的產品,鄭國平仍覺學到不少新經驗。傳統的車店只負責零售,現在,他不但得零售,也要批發,從廣告、鋪貨、商品陳列,到售後維修,統統要精通,而且要緊扣每個環節,「有壓力,也覺得有成就感。」他說。

帶領一群新兵作戰,鄭國平和許多大陸剛出頭的外資幹部一樣,談不上有具體的管理哲學,或是領導統御方法,但他卻也不似一般大陸企業領導,夸夸其辭地述說「調動工作積極性」等空泛字句,他只要求部屬實際去做,在工作中學習,他認為自己也正邊做邊學。

對於個人未來的發展,鄭國平表示,沒空去想這些問題。儘管在他的評估裡,公司交給他的初期營業目標「很不困難」,但他現在最大的理想,是能不斷突破銷售業績,「這不是實際得多?」鄭國平笑著反問。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