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許炳源:制度攸關國際化成敗

林文玲
user

林文玲

1994-04-15

瀏覽數 10,300+

許炳源:制度攸關國際化成敗
 

本文出自 1994 / 5月號雜誌 第095期遠見雜誌

大陸事業對統一而言,其實並沒有外界想像地突出。這幾年,統一在美國、印尼、泰國、越南都有投資。大型企業的發展策略,是著眼全球、多點布局的。

舉例而言,當統一計畫投資番茄糊廠,就到全世界去考察,甚至遠至巴西,最後的結果是設在新疆,因為那裡生產全世界品質最好的原料。

以統一現有的條件,發展東方人口味市場,是比較有把握的。而接近市場才能生產出合乎市場口味的東西。因此,我們在大陸分散設點,遷就各地口味的差距,何況也還有運輸成本的因素。

統一在大陸投資的初期,是以合資的方式為切入點。因為剛開始我們對當地環境不熟,資源有限,有中方的協助總是比較好些,而且也從中獲取一些經驗。也由於累積了經驗,到第二階段,統一開始設獨資廠,就比較有心得。獨資的優點,是機動性較高。統一發展的腳步一向就快,合資伙伴的資金並不定能跟得上。

對邁向國際化的公司而言,制度化的管理非常重要,對大陸事業也是如此。

常聽到中小企業在大陸碰到一些不可思議的問題,有很多是因為在談判過程中,倉促訂約的結果。以統一而言,合同簽下來是厚厚的一大本,將各種條件都要仔細訂下來,甚至連新公司的管理規章都在其中。一般企業只憑薄薄幾頁的制式合約,是絕對不夠的。

此外,像經理人的選拔、培育和輪調制度,也都要建立。有建全的制度,才能把母公司的企業文化,落實在海外事業。

(林文玲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