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世界各地都有鄉下學校因應時代潮流而廢校的時事,特別是因為人口流失的鄉下地方。在日本當然也不另外,比方說這間位於千葉縣安房郡鋸南町的「保田小學校」當初在決定要廢校時就曾引起日本大量媒體的關注,最後在政府、地方的合議下用另一種方式重生。這個方法不止保留了「保田小學校」的歷史,更進一步為地方帶來觀光,甚至解決了當地人口快速流失的問題。
創立於1889年(明治22年)的保田小學校於十年多前因為「鋸南町」人口流失的關系,讓這座有126年歷史的小學不得不走上「廢校」的一途。這幾年日本對於「限界村落」的討論從小說「下腳蔬菜村的敗部復活大作戰」到電視劇由「唐澤壽明」主演的「拿破侖的村落」,都真實地反應鄉村面臨的困境。2014年一個振興地方的方案在千葉正開始發酵,於是乎「保田小學校」便在這樣的議題,這樣的氛圍下得到一個重生的機會。
看標題「道の駅」就能了解其實它就是一個在日本到處可見的「高速公路」休息站,只是它和這座已然廢校曾經荒漠的國小緊緊結合了。
保田小學校的校門口不復存在,孩童上下學的嬉鬧之聲也已然遠去,但校門兩側的櫻花卻依然每年盛開著,好像跟遊客、居民訴說著當年的歷史、故事,尤其是櫻花隨風而落的那一剎那。
門口唯二保留下來的是寫著「保田小學校的」石牌和創校100年的紀念碑。
保田小學校廢校了多少年在網路上我找不到正確的資料,但可以確定的是「道の駅 保田小学校」是在2015年的12月11日早上10點重新開校。
道の駅 保田小学校位於「富津館山道路」鋸南保田IC附近的休息站; 站裡一共可以停靠大型:5台、普通:107台 身障者用:2台,對於來往「南戶總」和「館山」之間的遊客,不僅提供了一個休息的場所,也增加了一個全新的景點,同時也讓這個曾經漸漸被人們遺忘的農村得到「重生」的機會。
「道の駅 保田小学校」的第一個振興活絡計畫是將國小原來的體育館,改建成「里山市場 きょなん楽市」。
里山市場有一點像「高速公路」休息站的購物中心,只是和地方的農產、經濟、甚至是文化做了更緊密的結合。
在「里山市場」你可以買到安房郡鋸南町,甚至是千葉代表性的農作物,或是農作物生產出來的各項副產品。
甚至是各類花卉、手工藝品等。
也因為「里山市場」的興起,讓這附近的居民多了一個採購民生用品、食品的地方,更做到了觀光和當地生活結合的絕佳例子。是以,時不時可以看到當地的居民來此採購各種食品,就像大城市到處都有的超商一樣。
除此之外「里山市場」還開研投了各項和「保田國小」有關的紀念品、拌手禮。
以書包為外包裝的「餅乾禮盒」是許多小朋友的最愛。
含印有「保田小」LOGO的各種紀念品。
和當地清酒商聯合研發的「保田小」清酒相當特別。
另外這裡也賣非常有名的保田めし(便當),可惜是限量且當地賣完囉!(照片來自官網)。
除此之外也將保田小學校的舊校舍打造成餐飲、住宿、娛樂三合一的園區,與其同時也保留了保田小學校留下來的部份綠地,讓它盡量看起來還有「學校」的風貌,是當初在改建時的初衷。
一樓方面主要是將當初校長、職員的辦公室改建成現在的服務中心;中心仍存放在「保田小學校」當年的文物、照片和模型,當然也包含了整個振興方案的始末和各種廣告DM。
服務中心裡將早前小學留下來的木桌椅搖身一變成了遊客休息的空間;服務中心裡不僅有免費的WIFI,也有投幣式的手機充電器等便利的設施。
甚至還有一間不算小的兒童遊樂空間。
同時將一樓的某些教室打造成「中、日、西、洋」等不同的餐廳、下午茶,除了提供遊客用餐外,據說也常在這舉辦在地的文化、餐敘等活動。
其中最為有名的要算是「里山食堂」,在這裡服務的都是當地的媽媽、奶奶,賣的也多半是當地的鄉土料理。說真的要不是來的不是時候(午休),我還真想坐下來好好的吃上一頓鄉土料理。裡面還有一間放滿保田小學校留文物的用餐空間。
據說里山食堂如今不止成了觀光客來朝聖鄉土料理的美味餐廳,就連當地居民也經常會出現在餐廳裡話家常。
里山食堂TABELOG:http://tabelog.com/tw/chiba/A1206/A120603/12038282/
除了日式料理還有一間以「中式料理」為主的食堂名為「中国料理 3年B組」;食堂裡陳列著部份「保田小學校」歷史來得到的獎杯。
更酷的是居然把當初操場上的籃球板都給拆下來變成餐桌。
說是中式料理,但多半是日化的中式料理便是,看倌們最想吃的是什麼呢??
另外還有一間偏洋風的「窯烤披薩店」店名是「Da Pe GONZO」,店外的佈置也相對來得西式,就連桌子椅是,處處看到佈置上的用心。
店裡的佈置除了烤披薩的土窯外,木式的桌椅雖然是洋式,但多少還是能看見書桌、椅的一些風格,特別是那塊「黑板」。
除了披薩外、義大利麵外,也可以看到一點當地食材的影子,比方說「鯨魚肉排」,好想吃吃看哦!!!
另外當年的福利社也搖生一變成了一間以「甜點」、「咖啡」為主的「金次郎 CAFE」。旁邊的石像也是創校已來就有的「金次郎」石像;這個石像常見於日本的各大學校,甚至還為譽為「全日本最多的銅像」。二宮尊德(1787年9月4日(天明7年7月23日)出生於日本相模國足柄上郡柏山村(現小田原市),卒於1856年11月17日(安政3年10月20日),又稱二宮金次郎,日本江戸時代後期農政家、思想家。據說他也是一名相當有名的孝子。
餐廳裡的桌椅就相對來的現代化一點,雖然看起來還是書桌。
店裡主要賣的是麵包、甜點、咖啡、霜淇淋等點心,但也提供少數幾樣簡餐。
據說店裡的麵包很受當地居民的歡迎,尤其是可頌。
也有這種現作的甜點,但每日限量,不巧我們到時賣光囉!
店裡銷售營業額最高的「霜淇淋」,用的是當地酪農生產的牛奶,還蠻好吃的!
咖啡也還不錯,但就是帶著日式咖啡會多一點的咖啡苦香,至於鹹的可頌我覺得烤太久有一點乾...味道倒是還不錯。
二樓教室則改造成可以住宿的房間。共計客室有10間(4人房),和兩間可以住最多15人的大通舖。
廁所也保留了學校的風格。
房間像這樣,感覺就像在教室裡打通舖,床是木製床墊舖上一層日式榻榻木的和室房間,談不上多華麗倒是蠻有FU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