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注意過奧運韻律體操相關比賽,一定會對那姿態優雅、舉止優美的體操選手印象深刻,在繩、環、球、棒與帶的華麗點綴下,自信笑容、流線體態彷彿幻化為絢麗的舞曲,勾勒出一幕幕扣人心弦之篇章。
運動員們就像個盡情展現肢體美感的小精靈,欣賞她們表演,搭配一首首經過編排設計的音樂,是種令人驚豔的視覺饗宴。
在台灣,韻律體操雖然並不如俄羅斯、日本、韓國那般發達,也沒有完善的訓練基地與環境,但還是有一群熱愛韻律體操的學生,每天犧牲課後的娛樂時間來練習,楊千玫就是其中一位,年僅21歲的她,就已經在2015、2016全國大專運動會,奪得5金與3金,前途無可限量。
5月22日,她還受邀至中華職棒參與開球,並以一套設計過的韻律體操開球模式令全場觀眾讚嘆,優雅的身段甚至還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官網,無形中成了另一種獨特的台灣之光。
高挑身材亮麗外型 一練就是14年
楊千玫在小一升小二那年的暑假,就因為育樂營的關係接觸到韻律體操,兒時的她,就對韻律體操充滿無限想像,看著學姊們美麗的表演,夢想希望一點一滴在她心中萌芽,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站上那舞台,漂亮的綻放光芒。
辛苦的訓練,從小就伴隨著她成長,漫長又重複的苦練步驟一再的上演,拉筋更是數度讓她眼淚不斷飆出,楊千玫說,「小時候,會一邊哭一邊努力把訓練做完,眼淚擦乾再重新站起來,靠的是單純的傻勁與堅持。」
從國小開始,楊千玫每天課後都是在練習韻律體操,國小3小時、國中4小時、高中6小時,在大學更是把泰半時間都專注於訓練上,從最基本的拉筋開始,一直到整套的繩、環、球、棒、帶搭配、團體默契訓練,可能在比賽上是一個最簡單的拋接動作,私下卻練習了超過數萬次。
擁有高挑身材、亮麗外型的她,修長的身形更彰顯每一套表演的力與美,在那自信、開朗笑容的襯托下,每一個招式都有如精靈,跳脫、幻化、蛻變,她很享受隨著音樂、節奏起舞的氛圍,看她比賽,就彷彿是一種享受。
教練吳修廷對她也有滿滿的稱讚,「她線條比例好、身高又高,願意吃苦、很認真學習,每天的訓練計劃也會如期完成,」她說,練韻律體操不僅要犧牲玩樂時間,還得控制飲食,不能大吃大喝,以維持良好的身形,辛苦自然不在話下。
亮麗舞台背後 隱含無限心酸
不過,在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楊千玫卻也是吃了不少苦頭,特別是當付出一切努力,最後卻因為緊張而功虧一簣時,那種落寞感更有如刀割般沉重。
楊千玫說,有時候在練習時,常常會無法突破撞牆期,也許是某個轉身動作就是做不好、也可能是怎麼樣肢體都不到位,國高中時,更因為課業壓力大,又要兼顧比賽,她經常半夜才入眠,心理疲乏的沉重感,是靠意志力才堅持過去。
她笑說,高中時,因為要參加國手選拔,龐大的壓力讓她緊張失常,求好心切的老師又經常拿她跟別的選手比較,「那時候我在體操館跟老師頂嘴、崩潰大哭,好像所有的情緒都到頂點後一次爆炸。」
由於練習時極度辛苦,也要犧牲掉不少時間,楊千玫幾度萌生退意,大一那年的事件,更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剛上大一那年,因為記錯時間,沒有報名到全大運,加上跟男友分手、家庭又出了一些狀況,太多的責任一次攬到身上,壓力大到有自殺的念頭,」那時候,同學緊急陪她到輔導室諮商,老師建議她先離開體操界,稍微讓生活喘口氣。
秉持堅持信念 享受成就的榮耀
不過,才離開體操練習沒多久,她就覺得人生頓失重心,生活沒了目標,堅持這麼多年的興趣也似乎成了徒然。
幾度掙扎後,她決定回到體操的舞台,「我後來回想,每次練習雖然都非常非常的辛苦,但最後站在講台上領獎那一刻,沉浸在觀眾的掌聲中,其實是最有成就感、也最幸福的事。」
楊千玫說,她也很愛玩,也很想跟其他同學一樣往外跑,因此,每到放假、練習時刻結束,她就會好好把握時間玩個盡興,練習時就好好練習,休假再好好放鬆,「不要管別人在做什麼,做好自己,把狀態調整到最好,才是最重要的事。」
面對緊張問題: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學體操這麼久,楊千玫現在最擔心的還是怕比賽因為緊張失常,這大概是所有運動選手都會面對、也最難以克服的困擾。
所以在比賽之前,她會用「想像自己在場上的完美狀態」方式來調整心境,如果教練在旁邊,也更能抒緩緊張的情緒,有時候,深呼吸、拍打肌肉,讓肌肉的覺醒度提升,都有助於盡情展現自我。
「不過真正的壓力來源,其實都是外界的眼光與對我的期待,自己就會給自己壓力,」她說,像是在亞錦賽,沒有人設定我一定要奪牌,我也沒有被設限的包袱,那時的表現自己是最滿意的。
她表示,韻律體操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身體的運用,因為要搭配不同的音樂風格,來達到適合的表情與動作,像是彩帶的帶尾不能落地、並且要維持一定的流線動態感;球的彈跳掌握;棒的力道與收放;環與身體延展的搭配;繩和肢體的一致性等,為了追求完美,除了自身的精準強度要夠之外,與團隊的默契也非常重要。
目前,她正在備戰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期待楊千玫在不久的將來,她能再度於韻律體操場上發光發熱,為國家爭光,也引領年輕學妹們在這個舞台上有更好的成績。
(部份圖片提供:楊千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