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要開囉!請抓穩。」「XX站到了,請準備下車。」
如果你經常因為通勤需要而搭乘台北市大都會客運270路線公車,一定曾經對那位笑容開朗、熱情、專業的女性司機印象深刻,在少數的女公車司機中,她更像所有乘客的大家長,在這個傳統看似陽剛、高勞力的工作環境下,她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一點也不輸給男性。
她是陳秀珠,1961年出生的她,開公車至今已近23年的時光,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5點20分準時發車,來回南港至西門町至少4趟,直到下午3、4點才回家,她是個單親媽媽,獨立扶養2個女兒,背後堅持她撐下去的,是這份工作帶來的成長與喜悅。
從小刻苦耐勞 培養獨立個性
從小,她出生在一個很簡樸窮困的家庭,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過世,是由媽媽獨力扶養4個孩子長大。身為長女的她,很快就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個性,國小畢業後就幫忙家裡養豬,在刻苦耐勞的環境下,刻劃出堅毅的決心。
20幾歲那年,她跟前夫開了一間修車廠,專修大型汽車如公車、卡車、貨車等零件,由於黑手不好請、願意長時間付出的人也不多,她遂在耳濡目染下學習了許多修車技巧,工廠內大車的移車、倒車也難不了她。
可惜因為個性不合,夫妻倆在孩子國小時便離婚,為了重新肩負照顧孩子的重責大任,她開過貨車、貨櫃車,甚至連俗稱「最高級駕照」的聯結車執照她都難不倒她,談到車,她有著無比的自信,「大型車可不是男人的專利,女人的細心反而更容易得心應手。」
由於貨運司機工時過長、日夜顛倒的特性,公車司機較為規律的生活讓她一開就是20幾年,從獨力扶養孩子到現在小女兒都已經嫁人,陳秀珠回想往年那段辛苦打拚的時光,覺得一切都已苦盡甘來、十分欣慰。
女性鶴立雞群 覺得自己像異類
20年前剛開公車時,在一群男性之中她顯得特別突出,但卻常常會有同事調侃「哇,女生開公車很厲害嘛」「哪有年輕女孩來開車」「坐她的車安全嗎」等諷刺言語,陳秀珠說,「我覺得自己就是個異類。」
在那個還不強調顧客服務的時期,陳秀珠就已經注重上下車的笑容與招呼,她會盡量保持笑容、盡可能跟乘客互動,也許是一個眼神或表情,都是她最有自信的服務方式,她說,「不要管別人怎麼看我,我只要做好自己,顧及每位乘客的安全,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20年來,她多次獲得優良司機表揚,因為相比冷漠又沒有笑容的載客方式,保持好心情是她開車的最大樂趣,「笑容是會傳染的,我希望大家每天搭我的車都有好心情,愉快展開旅程。」
這樣的個性,也讓她在載客過程中從沒有發生衝突,心平氣和、友善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她的待客之道除了以熱情面對每個客人之外,她還會隨時準備小糖果,以便安慰可能大哭吵鬧的孩子,由於她路線有特別多的年邁長者,每當老人上車時,一定會特別放慢速度或不開,等到坐穩後才行駛,這與某些司機急著趕車的現象有很大不同。
雖然開公車對她來說早已得心應手,但這可不是份簡單的工作。
面對載客壓力 努力贏得客人掌聲
首先,司機有一定的載客壓力,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載到應有的人次,可能就會被詢問狀況;其次,要注意同號次車輛的不同間距,不該同時間靠站,否則會影響載客狀況。
在過去,有些男司機偶爾會因搶客狀況大打出手,這都令陳秀珠感到非常錯愕,但她不會為了業績而冒險躁進,「這站沒客人,下一站就有了,」更何況,「大家都很喜歡坐我的車,有什麼好爭的呢?」
事實上,大都會客運凌雲站經常都會接到讚美陳秀珠的電話,許多乘客都對她印象深刻且讚不絕口,多年來,她的親民印象深植人心,就像個母親,和藹又溫暖。
過站不停、超速、不友善等狀況,都有可能被乘客檢舉,這也是許多司機極大的壓力來源,但陳秀珠說,認真做好自己的本分,熱愛工作,其實根本不用擔心。
乘客安全就是司機最大的幸福
「開車時,要隨時注意公車站是否有人招手、車上乘客是否已經起身準備下車,四周的超車狀況、靠站時摩托車的安危、『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是最基本準則,突發狀況一定要能及時隨機應變,」對她來說,乘客安全就是司機最大的幸福。
她說,她很喜歡開公車,因為在車上可以看盡不同的人生百態,也由於在這段路上行經久了,什麼時候誰會在哪上車、在哪下車,誰習慣坐哪個位置她幾乎都瞭若指掌,久而久之,熟的客人都成了她的家人,「看著許多學生從就學到畢業,那種感動難以言喻。」
樂觀開朗的個性也讓她結交了不少朋友,她開玩笑說,「常常會有吃不完的東西!」端午節有粽子、中秋節有人送月餅、婆婆媽媽們買菜也會給她一把蔥,小小的公車就彷彿溫暖的家庭,滿溢芬芳的人情味。
下回,如果你在搭公車時有機會搭到陳秀珠的車,記得給她一個熱情的招呼,在規律的路線中,乘客的快樂就是她最幸福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