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旅遊業者從3月開始,感受來台陸客減少,近來醫院也發現,來台做健檢、醫美的陸客也少了,國際醫療的生意受到影響,來客數大約減少1/10。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說,有的陸客已經拿到入境簽證,到了機場,卻不能來台,無法享受健檢之旅。
這家在去年開幕、和老爺酒店合作,訴求渡假式健檢的醫院,結合北投旅遊路線,為健檢旅客提供DIY陶藝活動、北投祕境旅遊,建立特色。
財務長蔡才灣表示,他們推動國際醫療,外來客占14~15%,其中,12%是陸客,520前後,兩岸互動不如過去,他們的來客數少了約1/10。
因此,北投醫院將拓展北美、東南亞市場,希望增加大陸以外的健檢客源。蔡才灣說,他們的健檢服務已吸引芬蘭衛生官員、中東阿曼親王、美國田納西州衛生官員、印尼、新加坡等醫院人士來訪,對增加外來客會有助益。
但是,也有醫院認為陸客造成的影響並不大。
以新光醫院為例,他們在十年前就推行國際醫療,外來客占營收一成。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洪子仁表示,每年約有1000人次的外國健檢者,其中,陸客占了八成,約有800人次。
洪子仁說,新光每年健檢來客有7、8000人次,即使陸客少了800人次,對營運影響並不大。以今年1~4月來說,外來客還增加到1300人次,顯示新光健檢受到國外肯定。
根據他觀察,會來台做健檢的陸客,有三成是自由行,平均一人願意花4萬元健檢,他們大多是靠台商口耳相傳前來。雖然陸客減少,他認為,加強健檢、醫療特色,增加國際競爭力,和其他國家的健檢服務相比,才是台灣醫院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