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都市酵母周育如:找回溝通的力量,城市的未來漸漸發酵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user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2016-05-30

瀏覽數 25,700+

都市酵母周育如:找回溝通的力量,城市的未來漸漸發酵
 

誰才能改變一座城市?有人說建築師、有人說政府…但這些答案都不對,唯一能改變城市的,只有居住其中的每一個你們。

日本知名的工業設計師深澤直人曾說:「當人們與環境有和諧的互動時,我們就稱之為美。」

但當你看著路邊水溝旁的菸蒂、當你看著雜亂無章的店家招牌,又或是當你抬起頭來,只感覺到臺北沉悶的顏色,是否曾經想過,臺北的美是什麼?我們身在這城市,和臺北的互動究竟有多多?

曾經也是開口抱怨的一份子,周育如在周遊列國後回到臺北,往往看見的都是臺北不如別人的一面,直到有天她突然意識到「除了抱怨,自己為臺北做過什麼?」於是也才有了「都市酵母」計畫。什麼是都市酵母?周育如看著全世界成熟的城市們往往穿上類似的文明制服,反而忘掉城市原生的溫度與美好,為了不讓臺北也在進步的過程中冷卻,她期許每一個人都能像酵母一樣,影響周邊的人、改變身邊的環境,讓溝通成為城市保留美味的方法。

這也是為什麼周育如加入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的計畫,她相信設計可以帶來改變的力量,而這個力量不是由上而下的,是而下而上的草根動力。「我希望可以讓不溝通的人開始溝通,甚至進一步想一起做些什麼。這樣城市的改變就不會是政府單方面的,而是民眾、政府、企業與學校串接起來一起改變城市,」周育如說。

都市酵母周育如:找回溝通的力量,城市的未來漸漸發酵_img_1

圖說: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國際Open Call計畫「Re-create Taipei 」由都市酵母與Basurama團隊提出成為,利用公共空間,以廢棄資源與再生材料,與在地居民共創鄰里公園,重新思考公園的未來發展,活化民眾對公園的生活想像。

都市酵母周育如:找回溝通的力量,城市的未來漸漸發酵_img_2

圖說:藉由一個由塑膠袋拼接成的球形空間,打造一個公共藝術裝置,刺激居民思考未來公園的可能性。詳情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她提到,原生的臺北、不全球化的台灣,是她的最重要的長期目標。城市的硬體跟軟體也許可以一致,但唯有人的互動,可以讓每座城市擁有獨一無二的風貌。「我從”how to make yourself better”開始思考,到”how to make city better”再進階到”how to make city dance”,我想打造的,是人人都能登上的舞台,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讓每一個人被看到,」她繼續說道,「臺北可以是一個實驗中的城市,大家可以接受失敗的實驗,不要只是空口說,而是起來一起做。」

為了完成這個長期目標,她不斷邀請大家一起提出對城市的新想像,從2006年開始,都市酵母計畫孕育出許多可能改變臺北的提案,有的實現、有的還在夢想裡,但都已在臺北種下種子,等待未來10年成為改變的力量。

像是由設計之都支持的「Re-create Taipei 臺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讓在地居民一起打造未來公園;以變電箱進行都市色彩教育的「變電箱色彩改造計畫」;還有與學校、企業一起改造新富市場的「市場小學計畫」……這些都只是城市改造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改變與進化,將會在市民互相溝通和改造城市的過程裡持續萌芽。

這些計劃本身如何改變城市外觀不是重點,關鍵在於,它們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原生的臺北,沒有所謂「絕對的樣子」,原生的臺北,是要藉由居民的活力才能讓地方鮮明起來。臺北2016年被選為世界設計之都,其中的精神便是在每個街角都不遺餘力的長期投資,當民眾開始感受設計的力量,將會帶動後續一連串對生活品質的共識與投資,也才能進一步讓臺北長出原生的風貌,就像周育如說的:這就是讓人愛上居住地的方法與行動!

「臺北街角遇見設計」粉絲專頁

Re-create Taipei 台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

【想知道更多「‎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資訊,可至: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團 查詢。】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