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八十回顧-孫運璿感時憂事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3-12-15

瀏覽數 12,250+

八十回顧-孫運璿感時憂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4 / 1月號雜誌 第091期遠見雜誌

「我笑不出來!」八十歲的孫運璿資政,面對攝影鏡頭,竟似面對當下混亂的政局一般,一句順口之言,道盡了憂國憂時的心境。

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一場腦溢血病變,不僅打亂了經國先生付予重責的領導布局,也使孫資政從執事報國,走向關懷在心。

病後第三年,他應允撰寫「孫運璿傳」,如今暢銷百版的傳記,使成千成萬訪者瞭解到這位誠懇、踏實、苦幹的布衣卿相,如何經歷大時代遷亂,如何參與「台灣奇蹟」的耕耘,如何以國家興亡為己任。

卸下公職之身,卻沒有卸下公職之心,至今仍坐輪椅、定期復健的孫資政,最關心的是「基本公共設施和科技發展是兩個翅膀,要不斷改善,永遠不要忘記!」

在他任上批准的同步輻射中心,經過十年策盡運作,日前正告一段落,參與人士共同署名送給孫資政的紀念牌,正是對這位前院長大魄力的致敬。

他回憶那年身體已經不好,中研院院士李遠哲來看他,二人談了一個多鐘頭,李遠哲對他說:「院長,你在應用科技上做得不少,基礎科學一定要做。」這次談話對當時孫院長的決定影響很大。

復健中的孫資政,對建設人民福祉仍相當急切:「六年國建非做不可,一個交通、一個電力、一個科技,愈早做愈好,不要再拖。」

對於文化、對於法律,身為解嚴前閣揆的孫運璿相當清楚:「這些軟體的欠缺,正是民主轉型期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夠。」經國先生晚年身體不佳,孫院長曾請了外國專家來整理法制,「沒有成功,停頓了,很可惜。」他毫不諱言軟體缺失。

但和過去相比,「沒有目標」「沒有幹勁」恐怕更令人憂心;一向強調「我們要有信心」的孫資政,深覺重燃自信的重要;身為海基會榮譽董事長,對中國問題,他尤其有信心:「中國人的智慧一定能解決統一這個問題,要交流,推動交流。」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一天行走一千五百步健身,每星期打三、四次橋牌訓練記憶和脾氣,偶爾看看平劇,是他的日常家居;見客總是服裝整齊、親自迎送,是他的傳統禮節;從不拒絕科技會議、工程會議,則是他一向的興趣。

比中華民國小三歲的孫運璿,他的成長歷程,正是國家的轉折路程,多少心血、多少焠煉,點滴在心頭。今年十二月,正逢孫資政八十大壽,本刊特刊出他的舊識、子女的三篇精彩大作以為祝賀。祝福他很快就能笑口常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