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20年前,沒有電腦你就是原始人;過去十年,沒有手機你就不是現代人,科技持續創新,當前殺手級科技產品首推物聯網:一個感應器、一片微處理器,連接到電腦、電視、冰箱、醫院、工廠…物物相連,就能遠端遙控你家、看醫生和管理生產線,上回你沒有趕上科技盛會、錯過啃「蘋果」的甜蜜時點,沒關係,物聯網的大爆發年代,這次你絕對要跟緊、跟對…
科技來自人性,但任何科技創新,不僅顛覆人們的生活,更是財富再造。從電腦、手機、網路到平板電腦,什麼科技讓華爾街分析師驚豔、消費者秒殺?未來不再是單一產品的獨演(one-man show),而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物件能夠透過感應器上網、透過微處理器相連結,再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讓物件能點對點互動、智慧化,提供人類全新的服務。
殺手級科技 每年創造3.9-11兆美元經濟產值
美商思科(Cisco)估計2020年前,全世界有500億個物件會連結上網,麥肯錫研究顯示,2025年物聯網相關應用的產值,對經濟帶來的影響每年將可達3.9到11.1兆美元,舉凡物聯網科技技術,到產業和生活層面的運用─從個人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庭、智慧製造、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農業到智慧城市,物聯網不僅成為兵家必爭的競技場,更成為企業開彊闢土新利器。
復華投信表示,物聯網趨勢全面興起,並滲透運用到各產業和生活層面。在厚實製造力上,復華投信表示,美國、德國和中國更視物聯網為產業升級、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物聯網建構出一個新型智慧工業世界,能透過分析各種大數據,生產朝滿足客戶需求導向,並可運用電腦預測(例如天氣預測、公共運輸、市場調查資料等等)精準生產,降低成本、減少浪費(供應端優化)。
至於消費端的應用,未來奔波於回家路上的你,可以輕鬆用手機啟動家裡的冷氣、檢視家中冰箱的食物庫存,你也不必擔心自己的健忘,瓦斯忘了關,以上通通可以透過手機遠端遙控,生活有了物聯網就更smart(智慧)、便利,人不必再為物役。
新興企業竄紅 產業龍頭敗部復活
復華投信分析,物聯網的興起是水到渠成,尤其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在1965年提出摩爾定律(每18-24個月,微處理器的速度就增加一倍,或成本下降一半)以來,經過50年的指數函數成本下降,半導體製程的感應器、通訊、資料儲存及運算,無所不在,成本約為原來的40億分之一,物聯網技術成熟和成本大幅降低,創造網路互動、知識搜尋免費的環境。
物聯網從晶片、感應器、連接器等硬體設備發展,結合網際網路、雲端運算、人工智慧三大展基礎,延伸出平台服務、軟體服務,新商業模式在各行各業大爆發,例如市值5,000億美元的搜尋引擎巨擘Google的Alphabet公司運用人工智慧發展汽車自動駕駛,網路交通公司優步(Uber)則是一家不必擁有車隊和司機就在出租汽車業異軍突起,成立七年市值已達500億美元。
物聯網更讓不少產業龍頭如吞大補丸,續創企業新高峰,例如UPS透過RFID包裹追蹤技術,每年運送62億件包裹,並利用ORION系統來為車隊找出最佳路線,1年可節省1,000萬加侖的汽油,帶動整體營運及獲利成長;微軟更因其AZURE的雲端計算平台與服務,市值從PC時代最低1,900億美元敗部復活,如今市值已擴增到4,000億美元。
值得注意,物聯網不僅在工業生產「智慧化」,對金融業和各項商業服務也將帶來革命,復華投信指出,星巴克運用物聯網做精準行銷,醫療產業運用物聯網可做遠距醫療,彌補鄉村醫療資源不足。可預見未來十到廿年,物聯網將為個人或全球產業和經濟帶來創新加值,目前也正是投資人趁早布局物聯網科技投資的關鍵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