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拖延的習慣,好消息來了,專家表示,拖延未必是壞事。
根據心理學家康妮可娃(Maria Konnikova),要應付創意性的任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擺著先不處理。
康妮可娃寫過好幾本暢銷書,包括《福爾摩斯的創意心靈》(Sherlock Holmes’Creative Mind)。她在Adobe於紐約舉辦的99U會議中,告訴參加的工作坊學員:「浪費時間,可能是最聰明、最有生產力的方法。」在腦力激盪、打造產品原型、投入新任務之前,停頓下來,把腦袋清空是很重要的。
康妮可娃的建議呼應了幾位研究思考和創意的心理學家的看法。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組織心理學家葛蘭特(Adam Grant)也認為,適度的拖延是原創思考者必要的習慣,「畢竟,我們最開始的點子往往是了無新意的。」
葛蘭特舉一個研究證明,工作之前玩電動遊戲的人,想出來的商業點子比那些立刻努力去想的人,來得有原創性。
加拿大心理學教授派裘(Timothy A Pychyl)也鼓勵適度的拖延。不過他警告,並不是所有的拖時間都會提高創意,真正的重點在於,有創意的洞見都需要時間醞釀才能發酵。
「拖延的目的是讓你在動工之前找到角度。」康妮可娃舉視覺上的錯覺為例:「我們視覺運作的方法很適合拿來比喻腦部如何處理事情,或創意如何產生。」以畫家Octavio Ocampo的畫Forever Away為例,剛開始你會看到一對老夫婦面對著面,過了一兩秒,你就會注意到有兩位歌手,還有一個金杯。
(圖片來源:WikiArt.org)
愈能退後一步,花時間慢慢找出每個視覺拼圖的人,愈會看到更多層圖像。同樣的,我們在發想創意的時候,暫停休息一下,可以讓我們腦部有時間去形成創意聯想,或認出某種模式,也讓我們更能夠從另一個的角度去看事情。
如何把時間花在思考,醞釀創意?康妮可娃勸告大家不要一心多用,和外界連結過多。最好的方式是把手機留在家裡,出去散步,即使是短短的、毫無方向的漫步,也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創意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