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一個未來城市

KEV Design創辦人周育潤分享》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user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2016-03-22

瀏覽數 10,100+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一個未來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在甫落幕的2016臺北燈節中,除了眾所矚目的葫蘆猴外,還有一個不同於一般傳統的花燈呈現手法的紫色展區,由知名設計師周育潤統籌規劃,匯聚7件臺灣設計師燈飾,利用竹、皮革、塑膠、玻璃和不鏽鋼等做為素材。精緻的臺灣工藝設計作品,以及優雅韻味的氛圍,讓許多市民忍不住駐足欣賞。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一個未來城市_img_1

「燈節不見得只有花燈,由臺灣設計師所創作的燈具也是燈的一種,為什麼燈節不能展出呢?」拋出不同的思考方式,周育潤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臺灣民眾了解臺灣設計也有許多優雅的燈具作品,「下次有人想選購燈具時,或許就會想到臺灣設計,讓設計有機會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一個未來城市_img_2

過去曾任職於燦坤、聲寶、飛利浦等大型3C企業,周育潤接觸過最前瞻的科技,也曾密集到香港、倫敦、新加坡、米蘭、上海等城市出差或參展,看見不同文化面向的頂尖設計。

這些經歷為周育潤帶來許多設計養分,當他離開3C產業,將目光放在臺灣這塊土地,擅長邏輯系統性思考的周育潤開始站在更高的角度,關注如何透過科技與設計的結合,為社會帶來更多創新。

例如2010年他與工藝所合作發表的「泡泡沙發」,由上百顆竹編球緊密交織而成,周育潤刻意降低工藝難度,讓竹編球體簡單易學,幾乎人人都可上手,讓商品量產成為可能,進而帶動臺灣傳統竹藝產業的能量。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一個未來城市_img_3

「所謂的社會設計,應該是能透過設計,進而提升社會價值。」周育潤以最近參與的市場改造計畫為例,透過設計師與店家合作,對招牌、環境到服務流程提出新的方案,「傳統市場包含很多臺灣的生活文化與人情味,我們希望透過設計,讓更多人走進傳統市場,發掘更多在地飲食文化。」這些改變看似微小,卻扎實地讓城市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一個未來城市_img_4

周育潤最新的作品,是為WDC設計奧斯卡(Design Gala)得主設計獎盃,   6根柚木、大理石及不鏽鋼組件經由魯班鎖結構扣連起來,「我想表達的是,自然環境、人類文化基石與科技知識這3個元素必須透過魯班鎖,也就是設計,才能緊密結合在一起」。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一個未來城市_img_5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 設計一個未來城市_img_6

隨著科技急遽的躍進,人們對於生活的想像也更加多元,我們的城市如何跟上腳步,做出改變?「臺北世界設計之都是一個開始,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設計思考流程與市政規劃的結合。」周育潤說,讓更多城市與產業資源能夠有效連結、整合,這樣才能真正落實設計,為城市帶來更多生活的想像與美好願景。

【想知道更多「‎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資訊,可至: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團 查詢。】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