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鐵票,今天的關鍵票。
當新黨投入縣市長選局,復有前退輔會主委許歷農為其背書,為數近百萬的榮民、榮眷票(不含北、高兩市),將是影響朝野三黨實力消長的砝碼。
有各種可能:新黨吸取了足夠的眷村票,當選一、兩席縣市長,過去兩黨在地方對峙的局面將被打破;或者,拉下國民黨候選人,部讓民進黨得漁翁之利;或者……。
許多跡象透露眷村空氣浮動。
今年三月,台北縣新店市長補選,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全力動員,候選人鄭三元在鄰近眷區的大豐國小辦說明會,聽眾不到四百人。上個月,新黨的台北縣長候選人李勝峰在同一處亮相,都吸引了上千人。
新黨尚未成立時,桃園縣龜山地區即有四、五十位榮民組成兩個「新連線俱樂部」,閒時擺擺龍門陣,臧否國事。新連線自立門戶且與黃木添結盟加入桃園縣長選舉後,擁有眾多眷村選票的立委朱鳳芝左右為難,有的選民催她入新黨,有的反對。
榮民心理的新依歸
台中市一位黃復興黨工在一個私人聚會裡批評「中國國民黨變成台灣國民黨」,激動地建議,請趙少康到二十一縣市辦老兵座談會,「不動則已,一動全部動員。」
並非新黨撩撥了眷村人心,而是它「反台獨、反金權」的訴求以及抹不去的省籍標記,具體化了多年來眷民對大小環境的憂慮不滿;生活條件低落、國家認同不確定。
全省至今仍有五百多處眷村待改建。「在這麼富裕的國家,還有這種小雞籠的房子。」桃園縣龜山鄉陸光村村長李雲中,指著村中只有七、八坪大、窄巷僅可容身、失火起來延燒一大片的眷舍,憤憤地說:「我們現在無利用價值了,就讓我們自生自滅。明年六月前若不解決改建問題,我要帶幾千、萬把人到國防部門口睡覺。」
社經地位淪為弱勢,長年軍旅生涯所形塑的意識型態,又在本土化大勢之中益顯疏離寥落,許多榮民心中吶喊著「不甘心哪!」
他們對明確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固然強烈排斥,對國民黨近年的模糊也極疑慮。
也因此,國民黨十四全會召開前,李登輝主席與各界黨代表餐敘座談,唯獨對黃復興黨代表解釋他「不是獨台、獨裁」。十四全中,從會場高處俯視代表動態,黃復興黨代表的那一塊座席,經常動作最大,鼓噪聲最激昂。
新黨以「國民黨改革者」的姿態,為部分榮民提供了心理皈依。但是,他們「自己人鬧自己人」的作法,也招致一些國民黨員的反感。
「他們患了「黨格分裂症」,」台北縣選出的黃復興黨代表宋艾克批評某些人「身在國民黨,心向新黨」。他指出,部分老黨員存有「省籍優越感」和「人治心態」,老主不在了,誠信也變質了。
屬眷村第二代的宋艾克擔心,眷民的某些激烈行徑會招致社會大眾反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把這個族群毀了,後遺症還要第二代來承擔。」
也有些老黨員不能接受新黨的「造反行徑」。台北市一位海軍子弟參加新黨的說明會,回家後遭父親責問,老父將客廳牆上懸掛幾十年的「忠孝」兩字憤而撕下。
重新重視眷村
這樣一支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鐵票族,是國民黨當局的愛與怨。
去年立委選舉,國民黨失利,選後檢討將部分原因歸於「黃復興不聽話」。李登輝總統也曾在記者會中表示,榮民上街頭抗議是有人花錢買的,引起榮民不滿。
只不過,臨到攸關政權存亡的選舉苦戰,加上新黨在旁虎視沈沈,國民黨絕不敢輕忽竹籬芭內的這股力量。
李登輝總統巡視眷村,省主席宋楚瑜加強推動眷村改建。「異議人士」許歷農卸下退輔會和黃復興黨部主委後,新任主委周世斌更負有「凝聚榮民向心力、支持黨中央」的任務。
國民黨高雄縣黨部主委顏文一表示,新黨今年雖未在高雄縣推出候選人,對該縣為數六、七萬的眷村票威脅不大,但為表重視,國民黨縣長候選人黃八野獲提名後,第一站就是拜訪黃復興黨部,第一次下鄉即到眷村,第一次座談會就是邀請榮民幹部。
而上個月高雄縣大寮眷村子弟組成的「榮青協會」成立,雖僅是個三、四十人的小團體,但因新黨立委郁慕明到場,國民黨縣黨部主委顏文一、候選人黃八野、縣議員等都到了,外頭還有情治人員徘徊。
「就是因為有新黨,他們才重視眷村。」黃復興系國代趙良燕說,村民過去對黨「任勞任怨」,候選人也少去拜票,黨書記交代小組長投七號,隔天又改成六號,大都能完成任務,「這還不夠嗎?」她語帶委屈地說。
而台北縣約十萬張的眷村票,也對選情舉足輕重。國民黨縣長候選人蔡勝邦上個月親赴國防部,爭取修改法令,以加速眷村改建。民進黨候選人尤清則指責國防部黨政不分,以政府資源為蔡勝邦吸引眷村選民。
逼大家思考
政壇人士研判,即使在新黨未參選的地區,眷村投票率也可能降低。針對這隱憂,一位國民黨中央宣導團的「名嘴」提醒鄉鎮黨工:「鞏固本體票源的關鍵在眷村。眷村同情新黨我們知道,但不能因此不投票,暗助民進黨。」
而一位高雄縣的軍系民代為國民黨輔選之餘表示,幸好新黨今年未在高雄縣參選,他助選時只須抗衡民進黨,否則還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
「新黨的出現,逼大家思考,選擇立場,」研究族群問題的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王甫昌點出。「忠黨愛國」的眷村人民開始意識到,國民黨可能不是唯一的認同。
「國民黨應該明確界定新黨究竟是黨友或黨敵,」屬黃復興系統的台北縣新店市民代表吳至正指出,同時批評新黨時而模糊與國民黨的區隔,「偽裝國民黨」,時而又畫清界線,以贏取政黨政治的權益,「是不道德的作法。」
出身軍系的新黨立委郁慕明指責,國民黨臨到選舉,又忌憚新黨的影響,才想到關懷眷村。他辯護地說,新黨是柔性政黨,榮民對國民黨有深厚情感,不必退黨,但可用選票支持新黨。而投票給新黨未必會打垮國民黨(因為國民黨原本可能就無勝算),反而可能防止民進黨當選。
十四全會中,黃復興黨代表的動向影響了「副主席設置案」,而自行連署參選中委的代表,得票名次也大多高於黨主席提名者。有人說,似乎有「兩個黃復興黨部」在運作,而熟悉軍方的記者張友驛也分析,在理念、流派之爭未整合前,「軍系黨權是否分裂,值得注意。」
選舉戰火日熾,一位桃園縣黃復興黨部的幹部,質疑今年黨部的動員比往年遲緩,沈重地說:「這真是一場沒把握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