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篇圖片為寒害示意圖)
日前,台灣刮起了數十年難得一見的超級寒流,極其冷冽的氣溫不僅讓全台各地的氣候站都打破了以往最低溫的紀錄,許多原本根本沒有下過雪的地方竟然也飄起了靄靄百雪,銀白色的大地,勾勒出不少令人感到幸福的浪漫,許多人更是難掩第一次看到雪時的興奮與雀躍。
對於身處亞熱帶的台灣,以往冬天想要追雪,都要遠赴合歡山武嶺才能一睹白雪的壯麗,而且,都還要靠運氣才能有機會。
對於台灣人來說,平地下雪更是新奇、新鮮、充滿故事性的話題,追雪成了前幾天寒流來襲時最經典的流行。
這是因為負北極震盪現象而引起的寒流,肇因為地球暖化現象,北極極鋒噴流變異減弱,極寒冷風就順著掃到溫帶、亞熱帶地區。不只台灣產生了奇異氣候,香港、澳門也創下了低溫紀錄,韓國、日本也因大雪導致交通打結。
根據台灣各縣市政府統計,這波寒流共造成約80位民眾凍死,死因大多為失溫、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如果不是因為各地社會局提供空間安置街友,恐怕死傷程度會更令人難以想像。
雖然說,賞雪並不是壞事,對於不用出國就能帶著孩子欣賞童話般景緻,更是愜意的享受。不過,在賞雪的同時,你可能不知道,有不少農民正因這次的寒害,整年的心血全數落空,淌血的難受,恐怕不是我們可以想像。
受害最嚴重的,首推漁業。
台南雖處台灣南部,但也深受寒流侵擾,沿岸眾多養殖場魚群相繼受不了低溫而暴斃,數十萬隻虱目魚、吳郭魚、鱸魚翻白肚漂浮水面的情景,讓業者看了不禁鼻酸。
虱目魚最適宜生存的水溫,約為攝氏25度,但只要低於10度,虱目魚活動性會大為降低,甚至直接暴斃,過去幾日僅有4度的水溫,紛紛導致魚群死亡,為了降低損失,業者必須耐著低溫,泡在池內將魚屍體打撈上岸,趁著新鮮趕緊賣給加工廠製作。
但若魚群死亡後沉入池底,數日後浮出,或因專業養殖魚塭太深而打撈不到時,發臭與腫脹都會導致魚隻毫無經濟效益;不少文蛤也因此次寒害直接凍斃沉入沙底。根據農委會漁業署初步估計,漁損至少高達8000萬元。
不少冬季盛產的水果,今年產量恐怕也會銳減。
每到冬天,採草莓是許多家庭熱衷的休閒活動,但今年大湖、卓蘭寒害嚴重,許多草莓園在上週日一早都覆上了層層白雪,遊客看了興奮,但農民可是嚇到啞口無言,他們根本沒料到,海拔400公尺的地方居然會下雪。
凍傷的草莓會黑掉變硬,無論賣相或口感都不佳,正值開花期的花苞也會凍壞,根本無法再次結果。苗栗縣政府統計,今年草莓園受寒害的面積達143公頃,損失2240萬元。值得開心的是,由於受損的屬高山草莓,遊客今年春節還是可到平地草莓園玩樂。
柑橘同樣是冬季盛產的作物,新竹、嘉義的農園都因為果實被冰雪覆蓋而凍傷,一旦果皮潰爛,整顆水果也不能賣,損失十分嚴重。
而中高海拔菜園之高麗菜、花椰菜、大白菜等蔬菜,有些還在幼苗期即遭白雪覆蓋而死亡,數十萬產值全都成了流水。
根據農委會統計,光是這次的寒流,通報的損失就高達1億3000萬元。
有人會說,農委會會有相關的配套補助金措施,用以彌補寒害所造成的災情,但事實上,補助的金額是以每公頃多少金額來算,根本無法與銷售的金額衡量,特別是沒有與時價而跟著變動的補助金,對農民沒有非常大的幫助。
此外,某些延遲性的災損,無法即時的估量出實際的損失金額,真正的傷害可能要一個月後才看的到,這些農民沒辦法獲得真正的賠償。
繁複的申請、認定手續,更是農損補助最麻煩的地方,特別是在要處理農災的當下,還得跑遍各機關來走流程,無不是焦頭爛額的心痛。倘若未在第一時間內拍下農損畫面,還可能錯失補助機會。
農民,已經是這社會上普遍弱勢的族群,他們靠天吃飯,也依據氣候的狀況工作,為的只是讓每一株農作物都能有完善的生長空間。當下次再有寒流時,除了興致勃勃的去賞雪,也應該關心在同一時間,還有許多農民正因寒害問題而苦惱萬分。
(圖片來源:dailymail、seedbroadcast、ilfofs、ali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