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分析數據,財管系教你探究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涵義!

【遠見 × UrSchool︱學習經驗談】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6-01-15

瀏覽數 41,250+

分析數據,財管系教你探究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涵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分享人: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三年級/吳家豪

照片提供:吳家豪

UrSchool責任編輯: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三年級/吳弈臻 

UrSchool核稿編輯: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三年級/洪耀臨

關於分享人:

我是吳家豪,2013年畢業於台北市立成功高中一類組,以指考分發進入目前所就讀的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三年級。

入學經驗:

國中時,我發現我對「數字」特別敏感,面對數學公式、定理時,有些同學要靠不斷死記活背,而我卻可以在理解後實際演練題目幾次就能得心應手掌握茫茫數學題海。

到了高一下學期面臨「選組」,我認為很多人在這時候根本還不會認真思考自己的未來,也看到儘管學生有志向,卻會被家長和老師傳達:「先選二、三類組,如果到時候沒興趣還可以跨考一類」、「二、三類組學測考自然科有優勢」等看似「進可攻,退可守」的選組觀念。我想在這裡特別謝謝我的爸爸,在選組時陪我一起討論,給予我非常客觀的分析,讓我發現我對「數字」、「金錢」其實充滿興趣與好奇,而自己又熱衷於關注國際貿易、金融趨勢,正好是唸商學相關科系的特質,而學測自然科考得不難,唸第一類組也不用為了物理化學時常徘徊於及格邊緣,我想將更多時間拿來好好享受社團生活;因此,我選了第一類組。

然而,考學測前幾個禮拜前,我想說國文、英文、數學都是靠日積月累,縱然「臨陣磨槍,不亮也不光」。於是,我鬆懈了這三科的準備,把重心轉移到自然、社會科上,殊不知,這反而讓我這三科的作答題感在考試當下生疏了,學測成績出來後,我的總級分是69級分,卻是「自然、社會15級分,國英數才13級分」的弔詭分配!更糟糕的是,國英數就是商學院的採計主科!因此,我所填的六個校系在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篩選全軍覆沒,讓我失魂落魄了一個星期。

打起精神後,我開始檢討自己的準備策略,對於當初自己把過多時間分配給了社會跟自然悔不當初;我翻遍了各大學校系的指考採計組合,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商學科系幾乎都只採計國文、英文、數乙而已,而在相對輕鬆的「只看三科」意味著會有大量的二、三類組跨考數乙,使競爭白熱化。我告訴自己:「哪怕再差的學校,也要是我有興趣的科系!我就是非商學院不讀,」

於是,我背水一戰,將火力集中在讀國、英、數乙三科,戰略性放棄了社會考科。果然,策略奏效加上指考沒有失常的狀況下,嘗到了勝利的甜美。然而,我的落點分析結果是:「台大財金很勉強,政大財管跟台大經濟都會上」。這曖昧的落點使志願排序成為關鍵,而這也是很多人考大學會遇到的狀況:「到底該先選校卡位再轉系or直接選系?」在我上網查資料以及聽取多方建議後,我的答案是:「選系!」。關鍵在於,台大經濟系乍聽之下也是商學相關科系,課程內容也的確包含一部份,但其實隸屬於社會科學院(UrSchool編按:從看圖說故事學理性思辨!經濟系在供需之間尋求最適解答),教學內容偏重經濟模型與商學基礎;比較過後,我發現我想走的路跟政大財管的課程規畫比較相近,儘管父母也有「台大迷思」,但在我以三寸不爛之舌耐心地解釋後,他們也開明地尊重我的抉擇,不再排斥我選擇政大財管了。

如果現在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仍然會選擇政大財管,修習個體經濟學的經濟模型後,我更堅定志不在經濟理論基礎方面,我熱愛的是財管系的實務訓練!

學校介紹:

政治大學是位於台北市右下角的文山區,離貓纜跟動物園兩處旅遊景點都很近,通勤方式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坐到文湖線的終點捷運動物園站後轉公車,另一種是坐公車或捷運到市政府後轉搭綠1直達政大。由於地理位置相對遠離市中心,且坐擁大片後山校地,政大學生可以徜徉於芬多精的圍繞,對於喜歡健走爬山以及呼吸新鮮空氣的人是一大福音,但也因為校舍在山上,對於必須通勤上學的同學自然相對不方便。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政大的校風自由多元,社團蓬勃發展,尤其是政治大學本身即為以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大學,校內師生對社會公共議題普遍關注,常常可見學生群聚於校園、網路,甚至走上街頭表達自己對議題的看法。

提到身處的政大商學院,除了本身擁有較多硬體設備等資源外,我自己最有感的一點就是在「交換學生」。政大商學院締結了非常多國外姊妹校,英文不用最強,成績也不用最頂尖,只要有心基本上都一定能到國外相當不錯的大學當交換學生。這無疑提供給了我們非常好的機會出去增廣見聞。「他山之石,必能攻錯」,也更能省思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

科系介紹:

多數人聽到「財務管理學系」大概猜想到跟這個系是在「管理金錢」,也經常混淆政大財管系、政大金融系、台大財金系之間的差別。首先,財管系學習主軸為「公司治理」跟「個人理財」兩部分:「公司治理」主要是幫助公司做出財務方面的決策,有關企業投資融資及避險決策之訂定,因此我們會修習「財務理論與政策」和「財務個案研討」;「個人理財」則是股票、債券、期貨、基金等相關投資工具的使用,可供選課的有「證券分析」、「期貨與選擇權」和「基金管理」等等,比較特別的是財管系的大三是沒有必修的,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與時間,擬定心中最理想的課表,這樣的彈性自由旨在鼓勵適性發展,也讓我們不選擇雙主修、輔系的情況下也能多元試探性向。

而金融系的前身為「銀行系」,其主要目的為培育金融機構的專業人才,所以其主要課程著重「金融理論」、「金融制度與市場」、「金融機構之經營管理」。而台大財金系則是融合兩系的內容,可看成「財」務管理加上「金」融合成,介於兩者之間故「淺而廣」。但近年來三系學的東西基本上都可以互通有無,只差在幾堂各自專精的課程。

我們大一進來就會遇到「政大包種茶節」,讓高中生到各系攤位詢問科系資訊,各系也會互相較勁、爭奇鬥艷,爭取曝光。由於財管系是個小系,一屆人數約50個人左右,籌備過程便成了凝聚財管系向心力的絕佳契機!接下來,常聽到的系卡、宿營、之夜、系運動會、辦給高中生體驗的財管營等,參與後辦也就跟系上學長姐、同學之間變熟了,這是系上很溫暖、彼此容易凝聚的原因。

求學經驗分享

還記得兩年半前指考剛放榜,就接到了政大桌球校隊隊長的簡訊,歡迎我過去打打球,從而開啟了我大學參加桌球校隊的生涯。剛開始時,因為還不清楚環境,都會「學長好」、「學長掰掰」地叫,現在想想當時真的很好笑。加入一段時間後跟大家變熟後就會開始「嘴砲屁話」、一起吃宵夜、到各地比賽,就這樣離不開桌球校隊了。「以球會友」,讓我認識了很多外系、甚至外校都熱愛打桌球的朋友,球技是其次,友情的可貴更重要,也讓我累積了商學院非常強調的「人脈」。

另一方面,在比賽時輸球也讓我一次次看見自己的不足,發誓再更努力練球,不斷成長,終於能在比賽中拿到名次。我非常享受這段追逐的過程。桌球帶給我汗水淋漓的舒暢感,強化了我面對挫折的心理素質。當我在大學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或不愉快,打打球也能讓我抒發心情,打起精神繼續往前走,也因此加入政大校桌是我最不後悔的一個決定。此外,我也參加了「成景會」,是由成功高中與景美女中畢業的學生在大學獨有的聯誼性社團,我們會一起辦活動、一起出遊,更不乏有人在成景會中找到「學伴」一起修習「戀愛學分」喔!雖然我沒有投入像桌球校隊那麼多的時間在這裡,依然也認識了不少好朋友,在陌生的課堂上交會,課堂也不陌生了。

我覺得進政大財管系最大的收穫,除了在財經知識上不斷汲取養分吸收,也學習到怎麼分析數據、探究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涵義,進而做出投資決策。如果你對分析財報數字背後的涵義有興趣、喜歡關注國際貿易、金融趨勢,歡迎你來財管系!最後,我想傳達給學弟妹自己念財管系的小小心得:「相較於會計、法律等系,財管系課業壓力相對較輕,因此你可以花較多時間在課外活動、拓展視野。記得,隨時保持頭腦的靈活性,才能應付金融市場的瞬息萬變喔!

專欄簡介:

UrSchool是一群由熱血大學生組成的義工組織,我們希望能搭起高中生與大學生們的橋梁,讓高中生真正了解各學系、領域的特色、發展與出路,以及適合何種特質能力的人,以免只憑字面上的解讀與憑空想像,甚至僅按照分數選填,而進入與自己志趣、能力不符的學系適才適所必能有為,讓我們一起串接不同領域的人才吧!

>>更多教育分享資訊可至UrSchool網站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