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快、去得也快的杜鵑,在昨天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災情,不僅17級的陣風吹得行人、機車騎士難以行走,許多建物的招牌、鐵皮也被掀開,讓許多民眾驚懼颱風的可怕。
歷經一晚的肆虐,台灣北部、東北部與西半部各地區都相繼宣布停班停課,北北基原先「只放半天」的考量,更因為被網友留言、民眾打爆縣市長服務電話而有緊急的政策大轉向。
在原本一片的謾罵聲中突然轉為大肆讚賞,理由雖是免除了孩子上下課的接送困擾,但這其中,又有多少人其實只是單純想放假的酸民?
依照颱風預報的路徑,杜鵑果不其然的已在凌晨1時出海、早晨7時脫離暴風圈,事實上,依據氣象報告,台灣許多地區都不符合停班停課的標準。
而今天早上完全無風無雨、風平浪靜的景象更令人放假放的很不心安理得,不少民眾覺得很開心地賺到了颱風假,電影院、百貨公司、KTV等地盡是滿滿的人潮,有人開心看電影、有人和朋友逛街聚會,享受這意外的「第四天連假」。
這不僅讓許多人開始質疑放假的正確性,更牽涉到放與不放,背後龐大的學問與難題。
由於颱風襲台時,正值中秋連假最後一天的收假日,從當天下午起,交通便開始陸陸續續大打結,除了誤點非常嚴重外,誇張的塞車狀況,台鐵、高鐵停駛更讓許多民眾無法及時返回工作崗位,考量到交通因素,這是縣市政府宣布放假的最大主因。
對上班族來說,放假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享受,因為能免費賺到一天假,對苦悶的他們是無比幸福的事。
只不過,原本的「災防假」卻因為無風無雨成了能徹底放鬆的休假日,許多地區樹倒、斷枝的情況也並沒有想像中嚴重,大部分都在早晨7、8時左右即由環保局清除,原本預計要作為善後的日子,卻因錯估情勢而沒有開工,讓企業老闆大嘆損失。
回頭看看昨晚的狀況,一堆人抱怨北北基只放半天假,三縣市首長的臉書被灌爆,多人痛罵他們不知民間疾苦,也嗆政策怪異、擾民。
貪心的個性,是大部分台灣人都有的陋習,認為已經放三天假了不過癮,還想要繼續放到第四天,只要沒放假就東罵西罵,非要吵到政府同意首肯才罷休,像是吵著要糖吃的孩子,沒有達到最終目的絕不放棄。
雖然北北基強調,並不是因為民眾的反映而讓原本的政策大轉彎,而是鐵公路的停駛,讓最後決議今天停止上班上課。不過,很難說輿論的力量、「鄉民的正義」並沒有干涉這一切,我們一般人無法想像做出這樣重大決策,背後所牽涉到的影響與壓力。
台南、高雄、屏東今日也是正常上班上課,南部今日也是無風無雨,更顯示上班上課的正當性,對比昨晚在吵只有半天假的北部民眾,如今顯得格外難堪。
雖然說,颱風的詭譎多變難以預測,與其讓民眾冒險上班上課,倒不如好好地留在家中最為安全,但看看口口聲聲說颱風假不能上班,卻能出門玩樂的某些民眾,放假不只是賺到,更彰顯這整件事諷刺的一面。
(圖片來源:mydestination、scmp、alectravel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