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

2015《遠見》國人生活壓力大調查、精神專業人員看台灣人壓力調查

新聞稿
user

新聞稿

2015-07-14

瀏覽數 42,000+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2015將進入下半年,回顧上半年,國人歷經復興航空墜毀基隆河、日本輻射食品竄改標示進口、茶葉含有農藥、八仙塵爆等社會重大事件,民眾生活壓力程度如何?對未來是否感到焦慮呢?

為一窺國人壓力現象,《遠見雜誌》針對一般民眾和精神專業人員個別發出問卷,結果有四成七民眾的壓力程度都在中高度以上。精神專業人員則給國人壓力指數打出7.3的高分;九成五更認為,國人的壓力指標在中高程度以上,呼應近年心身科門診病患人數增加的趨勢。這兩份調查結果一致的是,擔心失業、經濟不振、社會秩序或安全問題,是觸發壓力的三大社會事件。

【民眾自評:國人生活壓力大調查】

30~49歲壓力最大

根據結果顯示,民眾自評平均分數5.68分,有四成七民眾的壓力程度都在中高度以上(表1)。至於性別差異,在6到10分的中高度壓力部分,男性占50.4%,女性占46.5%,顯示肩擔家庭經濟來源的男性,壓力還是較大。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1

觀察年齡層的壓力感受,發現30到39歲、40到49歲世代,壓力最大,兩者都是5.8分;在6到10分的中高度壓力,比率分別是54%、49.9%,高於其他年齡層。

民眾每三人 就有一人對未來感到憂慮

進一步了解,有三成五的民眾對未來感到憂慮,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對未來有不安感(表2-1)。調查也顯示,有工作者比退休、失業、待業者更擔心未來,他們的壓力指數(5.78分)也比沒有工作者(5.2分)要高(表2-2)。上班族雖有薪水收入,卻有將近一半(49.2%)承受中高度壓力,煩惱比沒有工作者(37.4%)高很多。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2

工作是否真的造成壓力?將近七成回答有工作壓力,25~39歲青壯族尤其感受最深,高於其他年齡層(表3)。20多歲的年輕人進入職場不久,要花心力適應新環境;加上有些人發現學非所用,工作表現不佳常遭指責,於是求去。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3

業績是上班族最大壓力來源

分析工作壓力源,業績最大(19.1%),其次為薪資太低或福利不佳(17.2%)、工作負擔太大(16.1%),人際關係問題(7.9%)、工作遭遇不合理要求(4.3%)(表4)。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4

而壓力會造成那些身心不適?「疲勞」或「全身倦怠」是一般民眾最常見的壓力症狀,其次是情緒起伏很大或情緒低落、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降低或健忘、頭痛或暈眩、腸胃或排泄問題等(表5)。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5

因壓力引發的不適,頻率有多高?有症狀的受訪者中,一半的人每月感受最少一次,一個月不到一次的有三成三(表6);其中25到39歲的民眾,有五成五每月最少有一次不舒服。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6

未婚者壓力普遍比已婚者高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值得注意的是,未婚者的壓力症候群包括壓力平均分數、對工作壓力的感受、疲勞感、不適症狀和對未來的焦慮感等,都比已婚者高(表7)。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7

在就醫意願方面,七成三的民眾會去就醫;其中女性就醫意願較高(七成八),精神科門診病患也以女性居多(表8)。當親朋好友無法紓解壓力,發生身心不適,有八成二的人會勸他們去就醫,超過自己就醫的意願。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8

【醫生怎麼看?精神專業人員大調查】

精神科醫師看國人壓力指數:7.3分,九成五受中高壓力

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是診治民眾壓力症候群的第一線專業人員,在他們的眼裡,台灣人承受多大壓力?和民眾的自我壓力感受是否有差距?結果顯示,精神專業人士為國人的壓力分數打出平均7.3分的高分,比民眾自評的5.68分高出不少;更有九成五的受訪者認為,台灣民眾承受6到10分的中到高度壓力(表9)。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9 

精神專業人員對國人壓力分數的觀察,呼應了身心科門診病患人數增多的趨勢。和五年前相比,近六成三的受訪者表示,就診人次是增加的;和一年前相較,則有四成五的受訪者表示增加,五成二的受訪者門診量和去年一樣(表10)。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10

經濟、生活負擔是最大壓力源;失業低薪議題最易觸發壓力

至於造成國人壓力的最大來源是什麼?專業人士認為,最大壓力源就是「生活負擔」及「經濟壓力」,其次是「工時長、工作壓力大」;其他依序為「國家政治動亂、政黨惡鬥」「家庭關係不睦」「薪資低」等。不出人意外,經濟、工作和家庭是造成國人壓力的三大因素(表11)。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11

進一步詢問精神專業人士,過去一年何種社會事件讓民眾產生壓力來求診?答案依序是失業或低薪、經濟不振或蕭條、社會秩序或安全問題。可見擔心失業,無法維持家計仍是誘發情緒不安的最大壓力事件(表12)。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12

婚姻、情感、家庭問題 精神科門診最常見

經濟環境惡化連帶影響家庭、婚姻關係,當問及精神專業人士,病人會因那些事件前來就診?婚姻、情感或家庭狀況改變,正是主要壓力源,其次為工作狀態改變,和親友相處狀態改變、身體變化或不適、親人生病或過世等(表13)。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13

精神專業門診中,六成二病人都是因為壓力引發症狀而來,「憂鬱症」更是門診最常見的心理疾病(94.8%)(表14)。由於壓力會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出現失眠、焦慮、情緒低落、不安、頭痛、注意力降低、胸悶等常見的不適症狀。其中,失眠是最常見的病兆,對身心的困擾最大(表15)。

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14精神科診所增加三倍,台灣人壓力好大!_img_15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