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新聞、傳播科系可是大專院校最熱門的科系之一,記者也是人人欣羨的工作,扛著「無冕王」的光環,因工作關係,可以近距離接觸民眾見不到的企業家、政治領袖,媒體人可是「走路有風」。
曾幾何時,記者的時薪還比不上麥當勞的工讀生,以電視台的記者為例,25年前大學畢業生的底薪2萬5000元,現在也是2萬5000元,但是一碗陽春麵已經從20元漲到50元,難怪連大眾傳播科系畢業生都未必想要過「搖筆桿」的生活。
沒想到,這種情況竟然國內外皆同。
根據美國CareerCast.com求職網站依「收入、展望、環境因素、壓力和體力要求」等條件,列出2015年度最佳和最糟工作排行榜,最新的調查結果出爐,著實令媒體人錯愕、顏面無光。
報紙記者不僅勇奪「最糟工作」的排行榜冠軍,報紙記者也擠入「高壓工作」排行榜的第十名。看來記者不再是令人稱羨的職業,反而是讓年輕人退避三舍的職缺。
相比記者「生鏽」的飯碗,美國求職網站列出2015年最佳的十大工作排行榜,高收入的精算師名列榜首,其次是聽力專家、數學家、統計員、生物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牙科保健員、軟體工程師、職能治療師與電腦系統分析師。
最糟工作的前十大是報紙記者、伐木工人、入伍軍人、廚師、廣播員、攝影記者、獄政人員、計程車司機、消防員、郵差。
而壓力前十大的工作是消防員、入伍軍人、軍事將領、客機機師、警察、演員、廣播員、活動籌辦人員、攝影記者跟報紙記者。
沒想到報紙記者的工作竟然比伐木工人、廚師、計程車司機、郵差還要糟,不僅讓傳播相關科系學生感到前途茫茫,連教師也感到錯愕。
十年風水輪流轉,唯一不變的是衡量標準,「薪資」永遠是求職者最在意的。如果能同時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這種「夢幻」式的職缺,鐵定是求職者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