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3D動畫特效後製導演︱約訪人物:莊志適︱文:章凱閎
從《冰雪奇緣》的銀白宮殿,到《侏羅紀公園》的兇猛暴龍,動畫特效師靠著創意與巧手,創造了無邊無際的奇幻世界。但懷著夢想與熱情的你,要如何投入這個創造夢想的產業呢?擁有超過25年實務經驗的3D動畫特效後製導演莊志適,將親自帶你揭開動畫產業的神秘面紗。
你知我知(後簡稱問):什麼是動畫特效產業呢?有哪些求職選擇?
莊志適(後簡稱答):動畫與特效是2個不同的概念,但彼此又相輔相成,很難割捨。他們應用的範圍也不光只是在純動畫片,譬如說,一部恐龍電影中,因為恐龍根本不存在地球上,所以要用「動畫」技術描繪出來;至於電影中的噴血、爆破場面就是屬於「特效」技術。
不過,動畫特效產業的不只是製作動畫、特效技術人員,也需要有「說故事」能力的人才。所以除了繪圖、建模的美工技術人才外,其實也需要攝影、製片、編劇、導演的人才。
問:那一位社會新鮮人要如何踏入動畫特效產業呢?
答:因為現在的動畫特效公司都需要有「生產力」的學生,如果是美工背景、設計背景的學生,就需要到一些訓練中心,耐心地從一筆一筆畫,到做造型…練「基本功」。
除此之外,有機會出國唸書,就去吧!對比台灣,國外的動畫產業較蓬勃,也較受重視。不只可以學到新軟體、複雜技術,學校教授很多都是業界專家,能夠幫你建立好人脈,畢業之後就容易到大公司實習。
問:臺灣動畫特效產業的前景如何?青年要如何做好準備?
答:臺灣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會「說故事」的人。如果你不走創意,只能做調動作的技術工作,大概只能領2萬多塊,每年調薪約1000、2000...但累積經驗,發揮創意實力,到處接案子,生意好時搞不好能賺到20萬。靠頭腦賺,還是多於靠勞力。
不過,動畫產業裡的「創意」,不只是劇情上而已,包括角色的一舉一動或掌鏡技術的創新...創意就是來自於觀察力,只要你的觀察夠細膩,就能掌握趣味、張力。
例如幾年前我製作了新竹縣政府舉辦客庄12節慶的動畫,裡面一小段「弄麻糬」的動畫,就是透過觀察2人靠唱歌、打節奏,將麻糬翻面、敲打...縣長看完就告訴我,「我不知道為什麼,但看了就很感動。」
當你把動畫的人物描繪出生命,人家會被感動、記得你,「創意」真的是全球通用的語言。
問:對於日後想加入動畫特效產業的學生,您想說什麼?
答:臺灣學生很常一股腦一直學,但沒有調配時間創作。希望這群孩子不要只「in」不「out」,累積自己的實作能力。
許多人會問是不是要有天份才能進動畫產業,其實我看到的是,有天份的人不多,認真的人比較多。動畫是一條不歸路,如果因為好奇、一時的熱情進入產業,可能做不久。但你願意認真練習,不斷突破,把那顆「心」拿出來,經營久了,一定會有收穫。
專欄介紹:
你知我知好學網是一個集合各種實體課程的線上平台,超過300位老師過去一年已開設超過1500堂課,從烹飪、品酒到舞蹈、親子甚至職場進修與理財課,集合了各領域的職人智慧與手藝,讓企業、團體、個人找到最適合的課,讓上班族擁有充實、愉快的下班時間。
【你知我知好學網】:http://uknowikn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