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爸媽看過來!認識嬰兒脂漏性皮膚炎

【Raising 愛健康】

Raising 愛健康
user

Raising 愛健康

2015-04-13

瀏覽數 22,950+

爸媽看過來!認識嬰兒脂漏性皮膚炎
 

(本文作者為台大兒童醫院研究助理柯婉真/審閱:台大兒童醫院呂立醫師)

會出現在嬰幼兒身上的濕疹種類很多,常見的為嬰兒脂漏性皮膚炎與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簡稱為AD)。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有個英文別名叫cradle cap,字面上的翻譯為「搖籃帽」,這是因為常發生在剛出生的小嬰兒頭上,看起來就像戴了帽子一樣。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好發於出生後到3個月大左右,容易發生的部位包括頭皮、眉毛、臉頰、耳朵後面,與皮膚皺摺處(例如脖子和腋下),典型的外觀會有黃黃、油油而且厚厚的脫屑、痂皮,或是微紅的皮屑,不會影響食慾及發育,嬰兒多半沒有症狀。

脂漏性皮膚炎與異位性皮膚炎可能難以在臨床上區分出來,但是發病的年齡和有無瘙癢的存在是可以幫助診斷的; 另外牛皮癬(Psoriasis )也有類似脂漏性皮膚炎的臨床表現,但它是不常見的。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通常是自限性的(Self-limiting),通常在發生後幾週到幾個月就是自我痊癒,國外有一個前瞻性的研究在10年後複查曾在嬰兒時期得過脂漏性皮膚炎的孩童,85%是完全治癒了,8%的兒童持續有脂漏性皮膚炎,但嬰幼兒和成人脂漏性皮膚炎之間的聯繫仍不清楚。 此外,6%的兒童在這項研究中稍後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顯示出了在嬰兒期期間去區分這2種皮膚病狀況的困難。

造成嬰兒脂漏性皮膚炎的原因不明,可能是體質性,本身是不會傳染的,目前大家比較能接受的可能機轉是與內分泌與皮脂腺分泌過於活躍有關,以及微生物增生。醫師建議針對油膩的皮屑,處理方式為使用油性物質,可以選擇嬰兒油,於沐浴前先滋潤一段時間,用baby oil軟化,用軟毛梳輕輕的就可以撥掃下来,不需要用什麼藥物,在嬰兒洗澡時再一起沖掉即可,千萬不要用手指去除掉皮屑垢以免造成傷口產生感染現象。

只有在嚴重的脫屑紅斑時,醫生會建議使用低強度的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只要使用合宜,不但不會有類固醇的副作用,也可以避免寶寶因為癢而搔抓留下疤痕,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因為會自行慢慢改善,只要注意清潔避免感染即可。

作者介紹:

柯婉真,現任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研究助理;審稿:呂立醫師,台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醫學科主任、兒童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小兒科臨床助理教授、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執行長。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專欄介紹:

「Raising愛健康」為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供稿專欄,瑞信基金會期許提升兒童醫療軟、硬體的服務,幫助台灣成為兒童醫療理想國,讓孩子都能健康、平安長大。「Raising 愛健康」定期提供讀者關於兒童健康、醫療保健等相關資訊,希望能幫助大眾了解更多兒童醫療的專業資訊。

瞭解更多兒童健康醫療資訊請至【Raising愛健康】官網臉書粉絲團

爸媽看過來!認識嬰兒脂漏性皮膚炎_img_1

【本文為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整理提供,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