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大門漸開以來,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可能是最讓人期待,也最讓人失望的台灣商界人物。就這一點而言,立場對立的兩岸有相同的心情。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心情也不斷在期待與失望之間載沈載浮。
十一月下旬,大陸方面放出海滄案已經簽約的風聲後,王永慶急忙主動召開記者會,再次強調台塑的方向是:暫停海滄案;希望儘速做新六輕;如果大陸准許百分之百內銷,將號召同業一起到長江流域投資。(但不到兩個星期,王永慶又宣布大陸同意七項產品百分之百內銷)
記者會上,王永慶不斷強調「我是急得不得了」,重大投資案延宕不決,對企業生命是無情的傷害,何況台塑集團習於不斷擴充、不斷合理化以提高競爭力。一位台塑老臣就很無奈地說:「企業生命不能生長,是很可怕的事。」憂心忡忡溢於言表。
台塑投資案在兩岸間游走,距離王永慶第一次到大陸考察已經整整三年,台塑申請興建六輕則進入第七個年頭。其間風風雨雨,往往集中焦點在王永慶和兩岸打政治牌,也引來各種說法。
拖累廈門?
廈門人可能是對王永慶最失望的,甚至認為王永慶拖累了廈門,廈大經濟研究所教授,也是廈門市人大委員郭哲民認為,王永慶投資案本來有帶動效果,如今是在扯廈門後腿。年輕學者陳其林則批評廈門市府「本來就不應該賭在一、兩個企業家身上。」
王永慶的投資案一變再變,廈門人對自己的排名也跟著一變再變。郭哲民原來分析,王永慶會從三個沿海地點選一個投資,但是只有海滄出身最差;廣東番禹,是港商霍英東故鄉;福清第二,是印尼富商林紹良故鄉;廈門海滄只能排第三。但是王永慶現在又放棄沿海,要往長江發展。
曾應聘為台塑美國公司動力的陳定國,現在是泰國正大集團執行副總裁,他從企業經營角度分析,王永慶是單打獨鬥型的企業家,意志堅強,好處是決策快,而且可以貫徹,正大創辦人謝國民是合作型,動作比較慢,但是可以與人合作,做到自己做不到的,如海尼根啤酒、本田機車、萬客隆都是正大的合作伙伴,兩種經營各有特色,而且是經理人性格的呈現,沒有對錯。
台商對王永慶的長江流域方案比較有興趣,最簡單的理由是「如果王永慶可以談到比較高的內銷比例,配合廠打破頭也要一起去,」一位資深記者分析。
海滄地區仍在大力搞基建,黃塵滾滾,迎面土牆上寫著「開發海滄,大展鴻圖」,兩年來海滄管委會已經投入四億多人民幣,海滄卻已不在王永慶鴻圖之內。目前整地接近完工階段,據說是東帝士和印尼富商林紹良合作的翔鷺計畫用地。王永慶海滄計畫用地還要翻過小山坡,仍是一片農村景色。
癥結在環境變了。王永慶解釋說,海滄案拖了三年,國際石化原料市場因為大廠擴廠完成紛紛加入競爭,現在已經供過於求,而且美、歐不景氣,外銷困難,倒是大陸要開放市場,又需要大量塑膠建材,因此海滄已經不是台塑在大陸投資的理想地點。長江流域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比較理想。
而王永慶在國內的投資,也因為六輕後來選定的地點麥寮需要填海等工程浩大、費用高,加上生產技術不斷更新,要擴大投資才符合經營效益。
這一連串變數,會不會使大陸方面認為台商出爾反爾,連帶影響日後台商在大陸的投資?中華經研院張榮豐認為,商人本來就應該靈活應變,從另一角度來看,倒可以反應出大陸方面不瞭解遊戲規則,否則敏感的投資案本來就應該拍板定案再一起宣布,而不是談一點,漏一點。
不容易走入大陸
陳定國則認為王永慶的投資是超大型的,其他台商是中小型的,因此王永慶的投資案不會影響到其他台商,何況到任何地方,本來就應該是理智計算的結果,不必感情用事。
一位熟悉王永慶行事為人的人士則指出,其實以王永慶的執著很不容易走入大陸,因為大陸確實有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條件」,經營之神不一定能坦然接受。
國內也有人議論紛紛,開始懷疑王永慶是不是真的想做新六輕?還是藉此對大陸施壓?畢竟海滄案和六輕案一出手,就始終和兩岸政府競賽斷不了關係。
前經建會副主任委員葉萬安分析,石化大廠有很多,很多也想到大陸投資,但是像台塑這樣能從設備生產、裝配建廠、上中下游加工到外銷一起做的,台塑是第一家,也正是台塑對大陸談判最有利的籌碼,台塑也不會願意把這一套分散掉。
所以對大陸而言,台塑投資案兼有政治意義和經濟利益。對台灣都因為台灣土地稀有、水資源嚴重缺乏,所以台塑投資案雖然有利,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反倒是政治宣示意義比較大。
「我是最乖的,」經營之神有時候也會放下嚴厲、事事必求合理化的表情,幽幽地說。事實都是王永慶每一次出牌,都讓兩岸振盪不已,甚至對政府決策造成立即的影響。
記者會後第二天,王永慶往見高層人士溝通。第三天媒體報導經濟部、行政院對新六輕案都樂觀其成,環保署也不太反對。
但是新六輕案需要通過複雜的審查程序,有些環境學者已經表示反對,台塑還願意等多久?協商期間如果大陸有正面回應,會有什麼影響?都是一連串的未知數。
各有各的算盤
海滄案是不是真的不談了?投資長江流域石化城是不是真的要「百分之百內銷,不能打折扣」?中共准許七項石化產品全部內銷,國內業者如何成行?王永慶什麼時候再提出新要求?新六輕到底建不建?台塑集團何時跨入煉油,完成王永慶一貫作業理想?
海滄、新六輕、長江流域計畫,每一個都是六、七十億美金的超大計畫,到目前為止,可說有關方面各有各的算盤,但是沒有人預知結果。
一位台塑人給這種情況下了貼切的推斷,他說,王永慶很喜歡說「便看」(閩南語,有走著瞧,應變的意思),到目前為止,王永慶「便看」,但是沒有人敢忽視王永慶動起來的影響力。
(何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