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年少時代》:12年的時間沈澱術

和電影一起對話的日子

Ju Chung
user

Ju Chung

2015-02-10

瀏覽數 18,850+

《年少時代》:12年的時間沈澱術
 

圖:片中的男主角艾拉柯川頭髮被剪後,第一次感覺到成長是要付出代價,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盡如人意。

有道是,攝影機會取代我們的眼睛,放大我們生活中的大小事。《年少時代》是一部用12年時間焠鍊出來的作品。關於你我的年少時代,無數個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的小夥伴,也許是兒時玩伴,也許是我們的青梅竹馬,那些統稱都叫做「思念」。

《年少時代》說的是關於一個男孩12年的人生紀念,裡面充斥著許多溫柔的回憶。話說,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6歲到18歲的機會,一般人的人生充滿著純真、無邪、美好,等到長大後,回過頭發現,那些最美好的記憶確實供人懷念。

男孩長大了,臉上長了青春痘,腰圍胸圍變粗,嗓音沙啞了。每個人的年少時代都有所不同,有人沈浸在浩瀚書海,有的人沈迷於網路遊戲,有些人安穩地度過,有些人則是過得顛沛流離,不甚順遂。

無論如何,片中男主角,沒吸毒、沒走偏,也沒混黑社會,只是像我們普通人一樣,年紀到了不喜歡上學,和工作中的女同學談談戀愛,一如往常。

伴隨他長大成人的父親,會和孩子討論未婚懷孕,討論如何逗女孩開心,父子間的私密,在大銀幕上一覽無遺。《年少時代》:12年的時間沈澱術_img_1

圖:據說伊桑霍克(右)在拍攝該片時還沒當爸,所以當面臨小男孩拿著放大鏡對著他時,一臉不知所措的模樣很符合片中的感覺。

有影評說,看男主角的年少時代,會讓我們想起自己的「年少時代」,這個說法也許見仁見智。不過,該片確實是對於一個男孩12年來的生活總結,他也是我們或多或少共同遺忘、忽略的共同記憶。

電影是一種「時間的積累和沈澱」的說法,在這部片中展露無遺。電影自1895年發展以來,發明了紀錄片保存時代歷史,也透過劇情片去復刻過去和展望未來。

過去描繪男孩成長故事的電影,像是達頓兄弟的《騎單車的男孩》、《狗臉的歲月》等都屬佳作。《年少》不同的是,用同一個主角去講述具有延續性的故事。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你大可說《年少》的拍法是種噱頭,更可說他是一種精緻的「家庭攝影」,片中男孩遇到的問題,12歲時也許討論電子遊戲,18歲時開始討論哪個女孩可愛,雖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日常問題,卻是我們生活點點滴滴的總結。

《年少時代》:12年的時間沈澱術_img_2

圖:藉由《年少時代》看同一個男孩歷經12年的逐年成長史,

希區考克曾說過:「電影是減去瑣碎後的生活。」不過高達卻反駁:「電影就是生活的瑣碎。」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被稱為好萊塢最後一位既懶散又自命不凡的導演。他拍攝此片的野心和膽量,完全源自於他對南方生活的念念不忘。

不過,據外媒《綜藝》報導,拍攝12年完成的《年少時代》,其實時長加起來不過只有39天,甚至4年前被問到工作計劃時,導演僅回答:「沒那麼快,還得等個3年。」被眾人虧「他既可以花18年跟你講愛情這主題,12年也不算什麼了」。

據說,導演在拍攝時,對小男孩的生長發育並沒有特別要求,對於他的生活沒有過多干涉,只是每當到了夏天,電影拍攝計劃就如約展開,褪去電影光環,男主角過的生活,依舊是普通孩子的年少時代。

電影預告:

更多文章請至【和電影一起對話的日子

你可能也喜歡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