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歌后江蕙去年底宣布封麥,即造成全台大轟動,老老少少日夜排隊,就是為了搶到那珍貴的幾張票。
但是,瘋狂如台灣人也,買不到票、拿不到號碼牌,現場幾乎快要失控,民眾已準備好破門而入,要寬宏和江蕙經紀人出來給個交代,否則不善罷干休,一旁警力嚴陣以待,宛如鎮暴現場。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或許就是最好的寫照,也逐漸成為台灣人的信念,才造就今天一個不滿意、需求沒有被滿足,就可以大聲嚷嚷(還有拍桌)「不管怎樣,我就是要,你最好給我個交代!」
那陣子每天看著新聞,不禁感嘆,不過就是幾張票,卻打壞「台灣最美風景就是人」以及「文明」的招牌,這樣值得嗎?
(圖片來源:flickr Mindaugas Danys)
【原文節錄】
從江蕙封麥搶票, 看見文化的盲點和起點
江蕙封麥,竟造成瘋狂搶票,人人騷動,夜夜排隊,簡直是一場「社會事件」,各行各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講台語的和講國語的、瘋流行的和迷古典的、死忠歌迷和從不進演唱會的,人人搶票,簡直是個「文化現象」,衝撞好幾個台灣的文化課題。
當經濟起飛,中央決定興建兩廳院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兼顧國際與傳統的藝術發展,隨後各縣市都興建文化中心,讓國內藝術家有展覽場地。在這個追求「國際」與關照「傳統」的定律下,慢慢的,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一一設立,近年由國際競圖的台中歌劇院、衛武營藝術中心、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也將一一完工。
五都成立後,依此定律又提出「新北市立」「台中市立」「台南市立」三座美術館國際競圖,未來還可能有六都的音樂廳、戲劇院、表演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