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想念醫學系?不要侷限自己的思考方式比什麼都重要!

【遠見 × UrSchool︱學習經驗談】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4-11-07

瀏覽數 73,250+

想念醫學系?不要侷限自己的思考方式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者: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雙主修物理系)/陳彥奇

照片提供:陳彥奇

邀稿與整理:UrSchool臺大負責人/賴妍汝

「自己的未來,自己找答案!」本週邀請來分享的是一位臺大醫學系(雙主修物理系)的同學。醫學系及物理系究竟在學什麼?未來有什麼出路呢?來看看他的經驗分享吧!

一、請分享印象深刻的主修?

【台大醫學系】

醫學系是個相當傳統保守甚至威權的科系。

醫學系要讀的書非常多,而且沒什麼邏輯性多是靠單純背誦。

醫學系是很忙的科系。但跟一般人想像的不太一樣,大一大二的醫學生其實跟其他科系學生一樣,玩社團談戀愛,並不如外界所想一直努力在課業。醫學院的學生還是會想其他科系部分學生一樣,考前三天不睡覺然後考完直接睡一天,差別只在於可能醫學生要一個禮拜不睡覺,不然書讀不完。需讀的書多又跟一般學生一樣玩,時間分配上怎麼足夠呢?

醫學系有所謂「共筆」文化。共筆,即共同筆記,是學長姊一屆屆傳下來的。我一開始是排斥共筆的,畢竟共筆只是讓學生容易抓到出題方向而取得高分,對於學問本身助益不大,學問還是應該要慢慢累積的,而且醫學課本裡的知識多是將來會實際運用到的;現在覺得,想想一次考試範圍,連共筆都有五、六百頁……。如果想讀課本,勢必連寒暑假都必須拿來讀書了,而寒暑假有那麼多其他的事可以做。我可以拿寒暑假來讀書,但這只是我的選擇,並不是每個醫學生都必須如此,所以共筆還是有其存在價值的。除了共筆,醫學系相當風行的還有考古題。

現下醫學系念六年即可,不必念七年。(民國102年9月入學為六年制第一屆)

醫生不如外界所想光鮮亮麗,其實會看到醫院一些不合理的荒謬現象。

長期讀醫學課本裡沒有邏輯的內容,思考方式會被侷限,將來再碰到有邏輯的東西如理科,我會有自己變笨的感覺。所以我贊成美國先讀完大學再讀醫學的制度。應該先有一套思考模式,變笨的問題才不會那麼嚴重。

台大物理系

台大物理近年來課程設計有個重大變革:必修減少而選修增加。如此一來,對物理極度熱忱的人可以自由選修更高深的課,不必受了必修的限制而不得不浪費時間在其實對自己來說有些淺的課上;對物理較沒有興趣的人,可以多方看看多方嘗試,不需要念得像以前那樣痛苦。

二、你覺得貴系給你的專業訓練是什麼?

成為一位醫生的專業訓練。

三、什麼特質,興趣的人會適合念這個科系?

建議有志成為醫生的學弟妹,先上網看一下劉育志醫生的網誌「外科失樂園」裡關於《醫療崩壞》分類的文章,還有我的部落格「我於醫學系目睹之怪現狀」,靜心想想當自己遇到這樣的情形,是否可以接受,自己又是真的想過這種生活嗎,真的想清楚的話就來讀吧。

四、你後悔當初的選擇嗎?覺得選擇這個科系,你改變最多的是什麼?

後悔。後悔不是壞事,代表我真的學到東西,如果再重來會有更好的選擇。

五、社團及校園生活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醫學院攝影社。相當不錯的社團!我大四時很入迷,為了買設備,甚至兼了許多家教!

陽光風箏社。假日有課輔,寒暑假會辦營隊。讓我收穫很多的社團,讓我看到社會的不同面向,讓我可以較輕易想到一些學院派不容易想到的事。

六、回顧四年的想法及感觸

人還是要找到自己想走的路最重要。目前為止我大學最懷念的是那些為了讀物理作息混亂的瘋狂日子。有次選了很難很難的物理課,那其實是開給研究生的但我還是不怕死的選了,為了準備隔天的報告我必須搞懂論文,本來想說從8點開始,到午夜12點應該就可以搞懂,想不到真的弄懂時已經凌晨4點半了。我回家只睡個3、4小時,10點多又回到學校報告。希望當我們發現正走著的路非真心所愛時,都有勇氣面對自己,放開一直緊握著的。

不要想複製別人的人生,雖然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真的很容易掉入這樣的陷阱,看到某某人光鮮亮麗便想成為某某人第二。我甚至不喜歡別人告訴我答案,有個從不參加「七代聚」(大學很盛行各年級都出一兩人組成一家,一學期吃幾次飯聯絡感情並傳授經驗,因為學長那屆還是念七年所以叫「七代聚」)的醫學院學長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意思,他說他不想預先知道未來會發生甚麼,就讓問題真正發生時,再去尋找屬於自己答案。的確,預先知道問題和解決方法,其實想法便開始設限,即使有不同於人的想法,也因而想不到了。

關於很喜歡理科卻一直學不好的人,如果真心喜歡理科,卻一直覺得挫折感很重,請別灰心。我當初也是讀物理成績非常差很討厭物理,後來痛下決心改成以自修方式學習物理,如今物理是我表現最好的一科。

再重來一次,我覺得大一大二要多看多聽四處玩,很多事都是親身體會過才知道喜不喜歡。我大一便進入實驗室做實驗,建議學弟妹大一大二還是四處聽課,甚至沒拿學分只是旁聽都沒關係。即使真的對實驗很有熱忱,也不要這麼快就投入實驗,投入某個實驗便把自己限制在該實驗的領域裡了。

台大是間CP值非常高的學校(CP值高=付出的錢與收穫相衡量之下顯得非常划算)。除了設備很多,像重訓室以及圖書館許多電子資源,還可以遇見各種具有特異功能的人。像我同學,是當年生奧金牌、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競賽首獎得主,烹飪登山畫畫樣樣都會,還是個救生員,同時參加5、6個社團,仍然常拿書卷獎。還有像一些很熱衷社會運動的人,他們促使我思考,應該多做些甚麼去關懷社會。所以,我最近常參與反核、反基因食品的活動。

會出現在台大的學生,常常一路走來都是活在光明和掌聲裡,他們告訴我,要學著做一些不那麼光鮮亮麗的事,那些往往才是真正對他人有所幫助的;除了對社會的關懷,他們也提醒我要隨時保持懷疑與批判的態度,這對熱愛物理的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好的科學家必須有奔放的想法,不該有甚麼紅線。另外,在台大可以輕易修習到外系的課,對於增廣見聞以及想轉換跑道的人是一大福音。

跨領域人才很重要。如果只是高深的研究,像是我現在在研究的弦論,那跨領域便不是那麼重要,頂多就是用到很難的數學;但如果是做醫學研究,跨領域人才就非常非常關鍵。想做一個好的醫學研究,常會牽涉到不同領域,可能還需要物理學家數學家之類的。不同領域的人其實有一定程度的代溝,畢竟科系著重的精神不一樣。就連數學跟物理底下的理論物理中,較接近數學的一支:數學物理,兩種看起來較接近的領域,其實關心的議題與做學問的方式都大相逕庭。這種情形,領導者這位置便顯得非常重要。為了統合各家意見並適當分配工作,領導者勢必得精通各種領域。

有志念醫學相關科系的學弟妹,把campbell 唸完可以大幅提升英文閱讀能力。英文閱讀能力、閱讀速度是拓展知識的基礎,建議學弟妹可以好好把整本讀完。

除非醫學院的學妹立志當超越男人的女強人,否則不建議走外科。因為選科時要面試,某些科別女生佔了一定優勢,例如:小兒科、家醫科和眼科等。

七、畢業出路:

醫學系:

90%的醫學系畢業生都會成為醫生,但個位數正在遞減。很多人其實不想當醫生,但畢竟是努力了大學7年、高中3年、甚至國中3年,共13年,才辛苦結出的果實,為了不讓這些努力成為沉沒成本,才成為醫生。除了成為醫生和做研究,醫學系學生體制內出路還有到生技產業或藥廠擔任顧問,待遇也都還不錯,所以有很多學弟妹去管院修管理相關課程。體制外出路沒有限制,像某知名數學補習班創辦人沈赫哲先生便是台大醫學系畢業。

物理系:

除了學術路線,物理系可以轉往電機、資工、金融領域發展。

專欄介紹:

UrSchool是一群由熱血大學生組成的義工組織,我們希望能搭起高中生與大學生們的橋梁,讓高中生真正了解各學系、領域的特色、發展與出路,以及適合何種特質能力的人,以免只憑字面上的解讀與憑空想像,甚至僅按照分數選填,而進入與自己志趣、能力不符的學系適才適所必能有為,讓我們一起串接不同領域的人才吧!

UrSchool網站:https://urschool.org/

想念醫學系?不要侷限自己的思考方式比什麼都重要!_img_1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