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每戶資產1090萬元,台灣人其實很有錢!?

【焦點話題】

彭漣漪
user

彭漣漪

2014-08-30

瀏覽數 82,500+

每戶資產1090萬元,台灣人其實很有錢!?
 

大家都在喊窮,但其實你的家庭可能比想像中有錢。主計處新公布台灣最新國富統計,我國平均每戶資產淨額至2012年底為1090萬元,較前一年增加62萬元。平均每位國人擁有財富665萬元,增加了33萬元。

增加部分主要是房地產和股票上漲。每戶資產淨額1090萬元,其中房地產比前一年增加22萬,有價證券增加16萬,保險及退休準備增加17萬。

一般人的直覺反應會是嚇一跳,腦中冒出的問題是:「我有這麼多錢嗎?為什麼感覺不是如此?」房地產昂貴的地方只有北部地區,淨資產破千萬可能還不足為奇,但中南部的民眾一定更懷疑:「我家的透天庴只值400~500萬,總資產哪有可能破千萬?」而且房貸還沒還清。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就更不能理解。

要說明的是,這數字扣除了金融性負債,包括房地產向銀行貸款部分。也就是一個家庭的淨資產,結果會讓更多人產生疑問。

得出「每戶資產淨額1090萬元」這個數字,原因可能有幾種。第一,有錢人太多了,拉高了平均數。計算台灣應稅所得,前1%的富人有5.6萬戶,平均應稅所得超過1000萬,其餘99%,家戶所得未超過80萬。

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1400億身價計算,要1.4萬戶家庭(乘上1090萬),才能抵他一個人的數字。遑論那些其實身價、收入都高,但因台灣對房地產炒作、股票所得課稅極輕而坐擁財富的人。這些人都買得起豪宅。

第二,股票基金計算的是淨值,卻非買進時的價值,或許民眾買股票、基金都買在高點,其實是賠錢。雖然帳面上還是有資產,但心裡因賠錢覺得自己很窮。

第三,那些因在都會區買不起房子而惶惶終日的異鄉年輕人,其實沒想到,他的父母有老家,老家也是資產,計算進「家戶中」,年輕人如果加上父母的資產,就沒那麼窮了。

國富調查還指出,各部門資產淨額(國富淨額加上金融性資產淨額)以家庭部門最多,占56.5%,政府25.5%,企業12.6%。如果將土地按市價計算,並將企業及金融部門按最終所有權設算分配後,則家庭部門占比更升至66.9%,政府為28.2%。也就是說,企業老闆及股東也有家庭,將錢分配給他們後,家庭占比大升。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這個國家的財富,主要掌握在家庭手中,政府擁有的國有資產,不到家庭的一半。這或許實踐了「藏富於民」(或藏富於少數人民)的理想。

主計處每公布國富調查,民眾的感受幾家歡樂幾家愁,歡樂的是:「原來我有不少錢。」愁的是:「原來我的錢遠少於一般平均。」當人對財富的感受不同,有的看的開、有的看不開,即使是財力相當的人,感受也可能呈兩極。人啊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