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消費者下一個購買的商品,將會戴在手腕上或坐在鼻子上,至少,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如此期盼。
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中,十幾家科技公司展示了網路連接的手錶、能夠運作的應用軟體的眼鏡。
這些公司正追隨著谷歌,它推出了Glass,具有網路連結功能的單片眼鏡;在2012年,三星也發布了Smart Watch。
但是,即使越來越多的公司推出可穿戴式設備,離人們真正大量把它穿戴在身上的時間還很久。分析人士認為,在主流消費者正式歡迎他們進入日常生活之前,Smart Watches和網路連結眼鏡都必須克服一些障礙。
首先,大多數Smart Watches和眼鏡遠不如一般配件時尚,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往往只有平庸的電池續航力,不適合穿戴一整天。而在一般情況下,他們相當昂貴達數百美元,儘管這些裝置的特點往往有限的或還是不夠成熟。
這些問題未澆熄科技公司看到的巨大的潛力,且不斷注入新資源。大品牌如愛普生,還有晶片製造商高通,都在本周發表穿戴式裝置。
「我們仍然在穿戴式裝置市場的實驗階段,」亨利‧杉謬利,博通的技術總監表示,「但是,總有一天有一個產品會成功,屆時消費者會愛不釋手,然後所有人都開始複製它。」
很明顯,為什麼企業都在穿戴式裝置市場卡位,因為現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已是必備商品,而這兩個市場被蘋果和三星占領,高科技公司紛紛另闢可立足之地。市場普遍預期蘋果將進入穿戴式裝置市場,根據消息指出,該公司一直忙於研發,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向消費者介紹這款手錶。
穿戴式類別被預期將非常有利可圖,Gartner研究機構,預計可穿戴的裝置,包括鞋子,紋身和配件,在2016年將有100億美元的市場。該研究公司表示,大部分的收入將來自健康醫療配件,例如計步或自動提供胰島素給糖尿病患的設備。
以愛普生的新腕表為例,就可用光感應手腕的血液細胞進而測量心跳,這項裝置名為Pulsense,也可用聲音追蹤一個人走的步數。Pulsense要價 200美元,外觀與許多同價的一般手錶相比較「功能」取向,但愛普生新投資部門主任安娜任表示,這款設備瞄準的是密切追踪健康的人。
愛普生還推出了一款智慧型眼鏡──Moverio BT- 200,可在眼鏡上投射半透明的影像。愛普生表示,這支要價700美元的眼鏡可讓消費者玩虛擬實境遊戲,也可以讓機械工人,透過眼鏡從圖表上判斷如何修復引擎。但這副眼鏡,外觀粗胖還有電線露出,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登陸時尚圈。
Forrester技術分析師JP Gownder,至今這在穿戴式裝置上,一直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傳統的高科技公司缺乏時尚品味,」他說。公司離開舒適圈,諮詢精品製造商,而非只是工業設計師。
只有少數的穿戴式裝置製造商能夠跑過終點線,Gownder說。但無庸置疑,穿戴式裝置將成為主流產品,就像今天的智慧型手機。
「無可否認,這裡面肯定有炒作的泡沫,但有在1999年時,也曾發生過網路泡沫,」他說,「我們現在都與穿戴式裝置在同一條船上,有一天他們將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
(新聞來源:《紐約時報》,林芳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