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傳播/我有一個沉舊的夢

潘家慶
user

潘家慶

1992-03-15

瀏覽數 10,600+

傳播/我有一個沉舊的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2 / 4月號雜誌 第070期遠見雜誌

報禁解除以來,一般報紙不惜在分量上不斷加重,相對的,品質上就難免下降了。

下降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我們再也首不到一則簡單、純淨而精確的新聞了。

現在每則新聞都很長,卻長得小知所以。記者以他生花妙筆,不是加油添醋,就是夾敘夾議,單是一個導言,有時也寫到三、五百字,內容卻是一片糊塗,究竟說了什麼,使人理不用一個頭緒來;也虧得現在的人有閒錢,買他幾份報,做為文化裝飾品,實際上,過去許多瞄一瞄標題的人,現在也難得一顧,真是報紙份量愈重,報紙的閱讀率越低了。

這樣下去,對我們的報業不僅是一項傷害,對文化水平也是一大隱憂,於是我有「一個沈舊的夢」,時下,我們實在需要一份為現代忙碌的人辦的報紙。這家報紙追求的是新聞學上從來堅持的「簡單、純淨與精確」的新聞原則,讓現代人在要言不煩的新聞中,很快抓到訊息的重心,很快瞭解全盤真相。這樣的報紙固然需要有心人來負責,更重要是一群道德一流、知識一流、寫作一流的高手來承擔。

注重可讀性

依稀記得,在大學時代,採訪教科書中告訴我們,寫一則新聞的原則包括:

一、像說話一樣寫出故事的導言。

二、寫簡短的導言,使它在三十字以下。

三、一個導言內,最好不超過兩句話。

四、寫簡單平易的句子,使一個句子平均起來,只有二十個字。

五、用簡單的字彙取代冗長、意義不大確定的字眼。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六、避免作空泛、想像式的陳述。避免用專門術晤,或外來語。

七、用具體的字眼。比籠統的字眼要好。

八、用動詞代替形容詞報導一件事情,比較生動有力。

九、從讀者立場。陳述新聞內容。

十、為你的讀者「畫」一個故事出來。

十一、寫出正確標點。

上面除第十一項是筆者為中國人特別加上去的以外,前面十頂都是瓊斯(Jones)在他的「現代記者手冊」中,殷殷告誡讀者的規則。

道十條規則,除了「簡」、「短」,更使新聞像「動」、「畫」,這真是至理名言,理應無人或敢輕忽。

時至今日,很多記者即使曾受過新聞寫作的基本訓練,也視之為陳腐,講究揚棄傳統,自創一格,顯示他個人水準、意境之高超。果真如此,我寧頗回到五十年代。看看那個時代報人虔敬篤實的腳印。

說穿了,今大我們要的一種為現代忙碌人而辦的報紙。其實就是五十年代美聯社寫作顧問博來希(Flesch)所要求的可讀性。頗為諷刺的是,今天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日新月異。它們為可讀性所擬出一連串數字、所描繪的公式。遠不如傅來希一句話說得更令人動容。他說:「可讀性並非盲目公式化,只是試著讓一則新聞容易讀、容易懂、容易記誦。」這是多麼感人的一幅圖像呢!

(潘家慶為政大廣電系主任,所著「媒體理論與現實」,已由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