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創業家請益:第三階段創業導師,肯夢學院創辦人朱平)
《遠見》「向創業家請益」活動,第三階段的座談,邀請到肯夢學院創辦人朱平擔任導師。朱平在2008年創立肯夢學院,希望能藉此改變台灣美髮業,也扭轉技職教育在台灣的困境。但他坦言,肯夢學院做了5年,至今還是賠錢。但他仍然懷抱夢想與希望,繼續做下去,並試圖建立一個全新的模式。這樣的精神努力不懈的逐夢精神,可說是擔任創業導師,再適合不過的人選。
請益學生李毅誠和何勁旻兩人年紀不過26、27歲,最近創業賣起手工便當,每天限量不到百個,在網路上頗有名氣、還有「文創便當」的稱號,目前老闆加員工僅4人。創業不久的兩人很想知道,如何判斷決策是否正確?
朱平笑著說,即使自己64歲了也還在找這個準則,因此他認為,不要把自己陷在對與錯的框框裡,「創業成功的人都應該嘗試做破壞規定的人(Rule Breaker)!」他分享自己做任何重大決策前只要想兩件事,做這件事的社會價值是什麼?這事合法嗎、公平嗎?家人會因你做這件事感到驕傲嗎?
從「生意」「悅日」到「漣漪」,創業可以抱有更高願景
還是北科大環工系所就讀的彭俞軒則想進一步了解朱平的創業理念,因為朱平曾提過,創業是因為想要「自由」。「我最重視的就是自由,」朱平回答得很直白。他表示,創業是他尋找自我的過程,甚至願意到死前一刻都還在找。他提醒創業前要想清楚所追求的是什麼,而為了這個目標願意放棄什麼,不能什麼都想要。朱平更在大家面前坦然剖析自己,因為創業過程的種種因素與困難,造成他和太太的分離。
過去工作長年在大陸,今年初剛回台灣的劉依晨,舉出肯夢學院的例子,提出關於社會企業和技職教育發展現況的疑問。台灣至今可以舉出一家成功營運的社會企業嗎?
朱平分享,大誌雜誌(Big Issue)的營運模式值得參考。社會企業的定義,一般被認為須要能解決社會問題。朱平丟出問題讓學員思考,能創造工作機會不也是解決社會問題的一種嗎?
他也以此精神鼓勵4位在場的青年後輩,創業可以有更高的願景(higher purpose),如同他的理念從「生意人」、「悅日人」、到「漣漪人」。果真,朱平自己就是個Rule 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