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國道7號爭議多,恐成大埔第二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3-09-02

瀏覽數 16,200+

國道7號爭議多,恐成大埔第二
 

繼苗栗大埔事件後,又一起開發爭議。審查歷時兩年的高雄國道7號,今年7月時經過環評小組做出「不應開發」的結論,不過,高雄市政府仍極力爭取,日前已做出「進入二階環評」結論。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短短23公里,卻要開闢8個交流道,平均3公里就有一個交流道,將是史上交流道密度最高的高速公路。此外,該計畫投資金額616億元,每公里成本高達27億元,將創下「單價最貴的國道」記錄。

民間團體在2010年就發表反對國道7號聯合聲明稿,反對理由有5點:

一、農田變成橋下道路,道路基樁阻礙區域排水,沿線農地變工業區,將惡化高雄地區淹水情形。

二、國道7號無法達到舒緩國道1號楠梓──高雄端車流量的預期效果。

三、國道7號路線衝擊鳳山丘陵及駱駝山的自然生態,影響20多種、平均數量高達3~5萬隻的遷移性保育類猛禽的棲地。

四、國道7號預計行經鳳鼻頭國定史前遺址邊緣,因包含三個不同時間的文化層,而且未被完整挖掘,所以受國際高度重視,未來開路可能造成的破壞及影響無可估計。

五、開道路是花費成本最高、最不節能減碳的選項。在國道10號與國道3號使用率不高的前提下,交通部應該優先以管理手段,提升國道10號與國道3號的使用率,來紓解國道1號楠梓──高雄端的車流量。

環保署國道7號專案小組在歷經2年、共5次審查會,在2013年7月25日經過將近3小時的討論與辯論,最後做出「不應開發」的結論,理由有三: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一、本案是否能解決國道1號交通壅塞仍有疑慮。

二、高雄市之空氣品質欠佳,本案加重沿線居民健康長期之影響。

三、本案對私有地主和臨海工業區廠商之權益影響高。

地球公民基金會楊俊朗主任說:「2013年1月11日高雄市政府在環保署專案小組第3次審查會中陳述:『國道7號,根本無法疏解國道1號車流,只會造成國道1號回堵。』」

不過,高雄市在8月20日再度向環保署環評委員爭取支持國道7號。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高雄市政府極力爭取國道7號的目的不是想解決交通問題,乃是藉由國道7號開設的大坪頂交流道為高坪特定區的土地解套。因為,監察院已經糾正高雄市政府投資136億元開發高坪特定區,無力清償鉅額債款,造成財務沈重負擔。

楊俊朗批評,國道7號為了莫須有的理由沿線徵收土地、破壞農田,恐成為大埔第二。

反國道7號自救會簡志強會長指出,環保署的專家已經說國道7號會讓沿線居民健康受損,為什麼高雄市政府還要執意推動?到底高雄市長是民選的還是官派的?

高雄公民監督公僕陳銘彬理事長呼籲高雄市政府聽聽民眾的聲音,不要執意推動國道7號,否則會讓苗栗大埔事件在高雄重演。自救會呼籲高雄市政府尊重環評委員的判斷,保護農田、生態及文化遺址,不要與人民搶地,出賣我們共同的環境。並高呼:國7改道、人民福報。

(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