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巴西一個倡導減稅團體提供的數據,在超過400種商品和服務上,巴西人支付至少30%的消費稅。不合理的高物價,讓越來越多巴西人成了憤怒鳥,走上街頭示威抗議。
巴西的通貨膨脹率高居6.4%,許多中產階級抱怨漲價帶來的生活負擔,已經快要讓人無法承受。在大型刺激計畫無法讓經濟走出衰退的時候,民憤正在加劇,引發了對拉丁美洲這個最大經濟體陷入滯漲的擔憂,也限制了當局施展任何策略的餘地。
巴西的高物價歸咎於一系列因素,包括運輸瓶頸和保護主義政策,運輸瓶頸讓產品運送至消費者這個過程成本高昂,而保護主義政策則讓巴西生產商參與競爭。
巴西製造的許多產品,比如汽車,在國內的價格遠高於遠方進口這些產品的國家。
今年5月,巴西人在海外的消費高達22億美元,這是自1969年巴西中央銀行開始跟蹤類似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
一些旅行社發現到出國購物有市場需求,開始為渴望買數位監視器、嬰兒車、奶嘴、甚至幫寶適濕紙巾等嬰兒用品的顧客量身訂做邁阿密之旅。這些東西在巴西的售價幾乎是在美國的三倍。(朱乙真整理)
(新聞來源:《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