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二崁古厝《玩出探索力》

帶孩子玩古早童玩,體驗單純的幸福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13-07-15

瀏覽數 10,050+

二崁古厝《玩出探索力》
 

有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告訴孩子舊時的台灣生活和文化,但又不是歷史博物館?在澎湖二崁村,就有這麼一個「活的歷史博物館」。二崁古厝有400年歷史,是政府選定的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也被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文建會更專案撥款補助社區保存工作。

原本50戶或傾頹、或破落、或荒廢的閩南式古厝,有21戶已修復完畢,各有主題,在這裡可以聽歌、飲食、觸摸、觀賞,五種感官必須全部用上。主題館包括可以看海洋文化的海蟑螂館、潮間帶館;嘗試澎湖古早味飲食的鳥來伯美食館、二崁媳婦巧手點心館;懷舊的童玩館;聆聽漁家傳唱的褒歌館;動手做澎湖式蚊香「船香」。

阿嬤唱歌 木片歌詞透露古意

都市長大的孩子,都不熟悉台灣舊時況味,來澎湖玩,到二崁走一趟,就能想像過去。褒歌館裡有個會現場唱古歌的傳奇阿嬤陳蔡尾蝶,穿著樸實、包著彩花頭巾。「我每天來這啊,」阿嬤以澎湖特有的台語腔調這麼說,說時靦腆笑笑。

一張張木片上刻著澎湖古褒歌歌詞,掛滿四周。「日間無聽我君聲,夜間無看我君影,我君出外這歹命,夫妻叫作空殼名。」是典型的褒歌歌詞,其他也有關於親情、情愛、生活等的褒歌,過去還很流行對唱。

隨便拿張歌詞木片,陳蔡尾蝶阿嬤都可以現場吟唱,而且帶著生命感情,歌詞上寫的,很多就是他們老一輩的生活點滴。再隔壁一間,由嫁到澎湖的二崁媳婦溫幸惠張羅,這裡銷售的杏仁茶、珠螺XO醬等都是她親手製做。杏仁茶特別受到歡迎,客人一批批進進出出,溫幸惠忙著在廚房、大廳跑來跑去。

二崁媳婦經營的點心館,由於有熱茶食,可說人氣最旺。經營民宿的柳瑞朕,就帶著住宿的客人到此一遊,三位年輕媽媽帶著兩個小嬰兒,坐著喝杏仁茶、閒聊天。「來我這住的客人,我都會順便當導遊,一個人我也帶,」柳瑞朕指著掛在牆上一個塑膠袋,向年輕媽媽解說:裡面是各種小藥包,過去一般家裡會準備一些基本藥品,退燒、解痛之類,送藥的人會定期來補貨。過去二崁以中藥貿易為主要事業,村裡有九成的人做這行,現在沒做了,二崁只留存一間漢藥紀念館,還有製作船香的技術。

古時童玩 帶孩子走進時光機

船香可說是澎湖的傳統蚊香,但沒有人工蚊香的嗆鼻味,兼有避邪用途。製作方式很簡單,將當地野生植物天人菊、艾草、山芙蓉的莖葉磨碎,再用手搓製成長條狀。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船香是澎湖日常用品,市場上很好賣。二崁村聚落協進會的門前,就曬了三大筐做好的船香,協進會裡的工作人員,在處理協會事務之餘,不時用手搓製著船香,飄散一室馨香。

再轉進另個巷道中,是大人比小孩更愛的童玩館,館中放的不只是古老時代的兒童玩具,這裡有老式吃角子老虎「喙鴨蛋」、木馬椅、鞦韆、腳踏車、縫紉機、彈珠、陀螺、老唱盤等。讓不少大人回憶起小時候。

不少父母在夏季帶小孩來這裡,都會藉機告訴小孩過去的生活如何如何,由於對小孩來說是全新見聞,所以父母顯得會「有些臭屁」,但也適時提醒小孩,不要忘記了傳統。在夏季旅遊旺季、或有校外教學團體預約時,二崁會不定期舉行活動,例如漢學堂請老師來教漢學,在褒歌館吟唱、製作CD,在玄武岩小石塊上雕刻、彩繪等。二崁希望做到「一個家,一個館;一個館,一個產業,」這樣社區才能生生不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