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做工作的主人

許耀雲
user

許耀雲

1992-01-15

瀏覽數 12,600+

做工作的主人
 

本文出自 1992 / 2月號雜誌 第068期遠見雜誌

「怎麼樣讓自己永遠有賣點?」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涯規晝最須思考的事。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許多公司使出的殺手間是--裁員,即使是IBM、花旗、通用汽車等跨國公司,也不例外。而根據財星雜誌(Fortune)的一項調查指出,美國各公司的中級主管雖只是員工總數的五~八%,在被裁掉的員工中,中級主管卻占了一七%。

持續了兩年的不景氣,使得全美每天都有千百個經理、律師、會計師……等白領階級的員工,嘗到從雲端跌落谷底的滋味,而往往是要到長期賴以維生的工作無法繼續了,人們才痛苦地醒覺,過去信奉的工作觀已無法使他們絕處逢生。

如何讓自己不致成為被淘汰的恐龍,不用擔心公司什麼時候會裁員?生存之道是知己知彼徹底掌握自己的飯碗。

光靠公司給你掌聲是不夠的,要瞭解自己,還得從其他同業知道自己在這一行裡的位置。一頭栽進一個公司,努力爬上金字塔頂端的模式,已經落伍。一個通用汽車公司經理的經歷,並不能保證你可以在福特或道奇汽車公司,找到類似的工作。

駕馭多重領域

專家建議上班族,最好開始作水平發展,人際關係不要只局限在公司裡,應該努力與同業發展關係,掌握市場訊息。在專業範疇外,最好多涉獵其他的領域;工程師不妨試著瞭解行銷或市場學;會計師可以多花點時間學會用電腦;「橫向發展可以使你得到更多機會,一個能夠駕馭多重領域的人,總是比較吃香。」國際學習公司總裁法蘭柯表示。

當企業不再回饋員工的忠誠度,保障員工的未來時,員工只好自求多福。使人願意投入工作的誘因,不再是「頭銜」或「位階」,而是透過工作可以不斷成長,可以行遍天下,永遠不愁沒飯吃。

「如果一個公司不能給你鐵飯碗,至少,它得提供你在別處也活得下去的本事,」哈佛大學企管教授康特說。

三十八歲的貝茲,原來在亞特蘭大捷運局擔任安全系統工程師,今年四月不幸被公司裁掉。然而,憑著在捷運局工作時學得的資料處理能力,他很快地成為一名程式設計師。貝茲認為憑他的工程學經歷,加上資訊處理的能力,以後一定可以在資訊管理業占一席之地。

未來的工作寵兒,將是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的人。裁員風使得上班族不再像從前一般,窩在被分派的鴿子籠裡,等候主人的提拔。而不能長久保住一個飯碗,也不見得是壞事;換個工作環境,甚或走入迥異的工作領域,反而可以增加歷練,廣伸觸角。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蓋瑞在四十三歲時離開一家錄影機製造公司。主修電機工程的他,全程參與那家公司的草創與成長,不過,這位元老級的主管還是在不受重用的心情下,決定另謀發展,轉到新力公司負責行銷部門的業務。「我想,老待在一個公司將會限制你的經驗,甚至磨掉你的雄心壯志,」蓋瑞表示,「不要害怕失業,它正好提供換工作的機會,迎接新的挑戰才可獲取新的經驗。」

掌握自己的飯碗

過去的工作觀總認為,作約雇或特約人員不如做全職人員來得有保障,今天這個觀念也逐漸轉變。這可以從專門介紹短期工作的仲介公司,由五年前全美僅有一家,到目前有六十七家,窺知趨勢。

擁有哈佛企管碩士學位的馬歇爾,在天天工作十六小時,卻仍逃不過被公司裁員的打擊後,發誓再也不讓自己這樣被大公司傷害,決定創造自己的工作。經過仔細的市場評估,她認為自己可以做設計師和企業之間的橋樑,一方面協助設計工作者將所長應用到商業上,一方面讓企業主瞭解設計對產品及公司形象有多重要。

「現在我和很多中小型企業建立了明確而穩定的工作關係,」馬歇爾自豪地說,「只要談成了一件工作,我就能從中抽取利潤,我終於能夠掌握自己的飯碗了!」

讓自己不被就業市場淘汰的另一個途徑是,回校園進修。

葛瑞斯曼從十八歲進入一家製造業公司後,斷斷續續在大學中修課,直到四十五歲才拿到畢業證書。這個辛苦得來的學位,使他有能力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仍然決定換一份更好的工作;現在,他已是一家資訊工業集團的廠長。「你得時時充實自己,不要給自己找藉口,」葛瑞斯曼說。

回學校攻讀另一領域的課程,還可能是生涯規畫中的一個轉捩點,安姬就是一個好例子。

為完成長久以來的夢想,安姬終於在四十歲時回學校攻讀物理治療,讓自己從一個保險從業員,搖身一變成為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走入這個前景看好、待遇優渥的行業,將使安姬的經濟情況大為改觀。

保持一顆學習的心,讓自己懷技在身,才能無往不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