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馬國選戰風雲,高盛捲入紛爭

英國《金融時報》

創新工作室
user

創新工作室

2013-05-07

瀏覽數 9,450+

馬國選戰風雲,高盛捲入紛爭
 

競爭激烈的馬來西亞大選已然落幕,回顧激烈選戰中發生的種種事件,尤以高盛銀行被捲入風波最受矚目。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今年三月時,一支馬來西亞政府旗下的「1MDB 」的基金,在資金募集的過程中,由高盛斥資27.1億美元買入總值30億美元的債券,買價約為這些債券票面金額的90%。

根據《金融時報》拿到的文件顯示,如果高盛以面值出售這些債券的話,包含交易安排費在內,高盛將獲利3億美元左右。

一名馬來西亞的反對黨成員針對這項交易高分貝批評,聲稱高盛從中獲得一筆「非比尋常」的利潤。譬如,在野黨的人民公正黨(Keadilan)的政治明星Wong Chen便說:「肯定有人因此大賺一筆,但這些利潤本來應該歸屬於馬來西亞政府。」

這項攻訐恰巧出現在選舉前一周,是否因此影響選情也備受關注。Wong Chen便公開宣稱:「如果人民公正黨能執政,人民公正黨將積極爭取拿回這些利潤。」巧的是,部分投票站指出,過去一週人民公正黨的支持度已經縮小了與執政黨的差距。

「1MDB 」的運作頗為複雜,一位熟知內幕的人士透露,「1MDB」基金希望迅速籌措資金,好跟另一支阿布達比主權財富基金合資建立一家企業。今年三月,兩者達成一項價值約59億美元的「戰略夥伴協議」,其中便包括前面論及的債券籌資交易。

而馬來西亞和阿布達比雙方皆未具體表明,這次發債募集的27億美元,除了要在吉隆坡建設一個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拉札克(Najib Razak)父親為名的金融中心計劃之外,尚未公佈還有其他何種用途。

《金融時報》同時指出,「1MDB 」的這項交易安排得頗為匆忙,高盛先是買入債券,然後再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給予評級。而根據倫敦劍魚研究(Swordfish Research)的獨立債券分析師蓋瑞•詹金斯(Gary Jenkins)的說法,債券在發售之後才獲得評級的情形,「很少見。」一位信評機構的人士私底下甚至表示,他想不出還有哪個案例的政府債券像「1MDB 」一樣。

除此之外,高盛還為資源豐富的砂勞越州(State of Sarawak),安排了一項為期15年,價值8億美元的債券計劃,同樣引發了交易訂價與交易過程的爭議。

高盛至今仍拒絕回應該筆交易引發的風波,僅僅表示,高盛所有的證券發行業務,一向符合國際高標準。「當客戶向我們尋求專業解決複雜的融資方案,並要求量身定制以達到目標時,我們或許不會透過常見的手法或公開市場來進行。」高盛如此說道。(梁少珊)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新聞來源:《金融時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