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保留運動邁入第九年,又有新發展!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於3月16日下午1點半號召大遊行,樂生院民將與支持者重返凱道,訴求「追討正義,重建樂生」「反省發展謊言,遷移新莊機廠」。
樂生療養院位於新莊迴龍地區,早期為強制隔離漢生病人的療養院,捷運選址於此後,因人權、地質問題等,多年來爭議不斷。2007年,學者與民間專家提出分段通車的方案,希望同時保全樂生與捷運,但捷運局以分段通車技術不可行為由,拒絕該保留方案,並於隔年正式執行拆遷。當年也是樂生保留運動最如火如荼的一年,包括林懷民、侯孝賢、蔣勳、台大教授張小虹等文化界人士,均曾為保存樂生重要文化資產請命,要求當時的文建會,指定樂生為國家古蹟,卻遲遲未果。
去年(2012),《遠見》雜誌製作周年專題「年輕人憑什麼贏」,特別向林懷民請益。訪談中,林懷民一方面體解現下年輕人面臨的困境,一方面希望媒體多多報導正面案例,台灣有很多年輕人值得鼓勵。其中,除了林懷民熟悉的雲門舞集及流浪者計畫的年輕參與者,還包括「樂生青年」(註)。
林懷民怎麼看這群年輕人?在運動邁入第九年的遊行前夕,這段未曝光的訪談原文,特別引人省思:
樂生青年,我好佩服唷,佩服的不得了。他們多少年了,多少挫折,你懂我意思嗎?他們沒有放棄。有志氣。社會上有很多正面的例子,你們為什麼不去採訪這些人,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不要一天到晚罵小朋友呀。
他們很了不起,(樂生保留運動)註定是一個不可能達到完全滿意的結果,這是兩黨做出來,你要捷運改道也不可能,到最後,他們希望保存這個東西,這是很好的歷練,我相信他們會得到,我只希望是在那些老先生老太太還沒走之前(註:樂生院民從抗爭運動開始300多人到如今只剩下100多人)。
真的,去採訪這些人,給他們當封面。他們做好多年,用盡各種辦法,我老是接到電話,聽到他們下禮拜要去幹嘛,我說我很願意去,但我下禮拜要出國。而且,(他們的)文字表達everything proper!
────────────────────────────────────────────────────────
【註】青年樂生聯盟:
青年樂生聯盟成立於2004年,原由高醫、陽明、台大、長庚等醫學院學生成立,後參與學生逐漸擴大,成為台灣首次政黨輪替期間,較具規模的學生運動。九年過去,樂青一代接一代,陪伴樂生院民,香火始終未熄。長年的社會實踐與累積,也成為諸多學者與文化界人士眼中可敬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