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陳履安/文人部長指揮武人部隊

戎撫天
user

戎撫天

1991-10-15

瀏覽數 16,050+

陳履安/文人部長指揮武人部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1 / 11月號雜誌 第065期遠見雜誌

九月的台北,熾熱,政治也熱。

在隨行人員及記者的簇擁下,國防部長陳履安拜訪了以難纏出名的民進黨立委陳水扁。陳水扁有意競選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陳履安謙和地表示了「樂觀其成」的態度。

幾天後的清晨七點不到,陳履安部長、莊銘耀副部長在松山機場搭上軍用專機飛往高雄。他們花了兩天時間,逐家探訪所有中南部的增額立委。

距離立法院新會期開議還有半個月,陳履安已經遍訪朝野政黨所有增額立法委員,詳細說明他的國防改革計畫,爭取支持。

國民黨立委黨部書記長饒穎奇形容:「這是立法院四十年來破天荒的事。」行憲以來,未曾有過一位部長如此慎重,「尤其發生在國防部長身上,更令人不可思議。」

場景帶到內政部長吳伯雄的辦公室,只聽見吳伯雄略帶高亢、顯得有些焦急的聲調說:「拜託!拜託!履安兄,這兩個委員讓他們留在內政委員會,我比你更需要他們。 」

原來,陳履安在爭取這兩位增額立委加入國防委員會;但他們答應吳部長在先,陳履安只好親自打電話請求讓賢。

防護網即將拆除

四十年來,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委員絕大多數是軍人背景,一向支持國防政策。最近十年,各部會受到民意部門的壓力愈來愈大,唯獨國防部例外。資深立委組成堅強的防護網,滴水不露地杜絕任何對國防政策、國軍人事及相關業務的可能干擾。

今年底,資深立委即將退職,增額立委接班,國防部的防護網也將拆除,國防部軍政及軍令系統都將直接面對民意代表的壓力。

陳水扁考慮競選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顯示反對黨進入國防委員會,分享權力,是遲早之事。陳履安顯然看出這個趨勢,也坦然接受這個事實。

陳履安為因應變局,採取了若干行動,他一方面求人和,一方面也展現了改革國防的決心。

陳水扁指出,反對黨一再要求改革國防體制、要求軍隊國家化、軍政軍令一元化、情治法制化、國防預算公開化等,歷任國防部長沒有人聽得進去,現在「有找到知音的感覺了」。

更多立委肯定陳履安即知即行的作風。

立法委員丁守中舉例說,國防預算一向是黑盒子作業,民意代表一再要求區分「可公開」及「不可公開」兩部分,儘量透明化。陳部長已大幅擴大可公開比率為四六%,另外五四%確屬國防機密,不公開。

再如上將延到七十歲退休,已成慣例,既無法律依據,又造成年輕將領升遷管道壅塞,陳部長一聲令下,上將一律六四歲限退。

改革有掌聲也有疑慮

民意部門傾向情治法制化,尤其希望警總扮演單純的軍事角色,不再介入檢肅流氓作業;陳履安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前夕,有了具體回應。他與立委餐敘時宣布,流氓管訓作業將移交內政部及法務部,警總業務儘量單純化。

「改革」為他贏得了掌聲,但也造成了疑慮。疑慮來自外部及內部兩方面。

陳水扁的說法,是外部疑慮的典型代表,他說:「我肯定他有改革的心,但是,他夠力嗎?」黃主文也認為,他雖然是陳誠之子,但與國軍將領並無淵源,高級將領似乎不太理他,軍權仍掌握在郝院長手中,他是「有心無力」。

國防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軍官證實這樣疑慮並非過慮。他坦率指出,在目前體制下,陳部長的改革其實僅限於形象,結構並不易改變。

他分析說,國防預算由軍令系統編列,國防計畫掌握在計畫次長手上,譬如「五年兵力整建計畫」由計畫次長掌握,掌握計畫就掌握預算。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再如情報、人事、作戰(演習訓練)、後勤、研發,都隸屬軍令系統,國防部長並無置喙餘地。不能控制預算及計畫,能發揮多少改革作用,可想而知。

然而,立法委員丁守中認為陳履安的改革還是太保守,應該再快、再大膽一些。譬如國防組織法應著手研擬、採購透明化制度應立即制定,國防法規數十年未見整理,這些問題都不能再拖了。

前立法委員康寧祥及國民黨集思會立委吳梓都認為,陳履安必須運用外部力量的壓力推動改革,但他的貴族性格局限了他動員外部力量的能力。康寧祥說,陳履安基本上還是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人,在草根政治時代,他如何適應,是一大問題。

吳梓講得更坦率。他認為,陳履安過去不太願意與草根政治人物交往,現在才到立法院廣結善緣,似乎晚了一點。「他接觸到國防,處處碰壁,才到立法院尋求支持,讓人懷疑這只是策略運用。」

認知差距表面化

陳履安除了面對來自外部的壓力,內部也有疑慮。

當他告訴立法委員,警總「最高治安機關」的地位可以重新檢討,警備總司令周仲南次日立即公開表示反對。當他坦陳,軍隊超出政黨派系之外的中立化工作正在進行;數日後,參謀總長陳燊齡公開演講聲稱,國軍百分之百國家化。他與將領們的認知差距已表面化,這令人擔心,他對國軍有幾分影響力?推得動改革嗎?

立法委員饒穎奇對此非常擔心,他認為,陳履安與將領的溝通不足,有的事他甚至尚未與郝院長溝通,就先行宣布,使他發表的談話,經常威信不足。

還有一些將領,抱怨陳履安對民意代表過分遷就,總長辦公室的幕僚就經常抱怨部長辦公室的幕僚,對民意代表的請託及詢問過分認真。這種抱怨,甚至曾造成陳部長和一位次長不愉快。但陳履安堅持,他既要代表整個國防體系(包括軍令)對立法院負責,他就有權力瞭解所有的背景資料,以備立法委員的詢問。

丁守中更擔心陳履安能否掌握軍事與國家安全的分寸,堅持專業原則,避免對民意代表不當的政治讓步,而影響國軍的士氣與戰力。

一位有機會觀察陳履安作為的青年將領承認,陳部長文人出身,在軍中只作過二等兵,加上國軍傳統軍令凌駕軍政的制度,使陳部長的國防改革困難重重。

但新時代畢竟要有新作法,環視當前政壇,還真找不到比陳履安更適合的國防改革者。

年輕一輩的國軍似也體會到,外界的壓力會愈來愈大,陳部長較能幫他們紓緩壓力。

這位青年將領指出,郝院長最近曾指示各將領,要支持陳部長的改革計畫;陳燊齡也指示各總部參謀長,要全力配合部長的需要,幫助部長做好與立法委員的溝通工作。

一位軍官指出,陳履安就任一年來,積極改善軍人的待遇與福利,駐防外島官兵可領外島加給、考績獎金標準與文官齊一;提倡人性化管理,避免軍中傳統的繁文褥節,給部屬保留發揮的空間;為國軍籌措一筆購屋貸款基金;這些措施,,為中級軍官所接受。

由於他能逐漸收攬軍心,軍中對他的期望也逐漸升高。

不久前,國軍曾對中級軍官做過一次民意測驗,發現七五%陸軍軍官、三0%的海軍及空軍軍官希望離開軍隊,顯見軍隊士氣極為低迷。其中原因包括軍人待遇低、工作危險性高、前途無遠景、職業尊嚴不足等。陳履安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紛紛擾擾,陳履安自有解脫之道。

與陳履安私交甚篤的外交部政務次長章孝嚴指出,陳履安習佛坐禪後,戒酒吃素,連高爾夫球也不打了,性格變得溫和、自制、誠懇、厚道,性格行之於外,他一定能夠妥善調和壓力。

和陳履安經常一起在靈泉寺禮佛參禪的工商時報總主筆彭垂銘認為,宗教力量使他能面對各種壓力。當周仲南總司令公然反對他取消警總「最高治安機關」地位,陳履安的反應是,「這是周總司令負責任的表現」;陳履安的氣度、厚道,盡在言中。長期觀察,這是成功的本錢。

陳履安在政壇出道甚早。自民國六十七年出任教育部政次後,曾任執政黨組織工作會主任及副秘書長、行政院國科會主委、經濟部長,與宋楚瑜、連戰、錢復、蕭萬長、施啟揚、吳伯雄相較,毫不遜色。

他會是明日之星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