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時候我是為了做地方派系調查,不得已也像選省長般的「309個鄉鎮走透透」。又因為貪食,每到一個地區,便詢問當地的議員代表,這些人勤跑基層,所以對地方上的美食知之甚稔。而政治強人蔣經國因酷嗜特色小吃,因此所到之處,地方官自然莫不用盡心機,搜腸刮肚,奉上在地的珍饈,我的美味全攻略就是跟著蔣經國足跡吃,那肯定不會錯的。
然而,萬巒的豬腳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台灣撰寫美食的先鋒唐魯孫曾比較萬巒豬腳和隔鄰的美濃豬腳說:「美濃豬腳好在板光肉爛,萬巒豬腳好在香不膩人」。只是這唐魯孫大師談吃,可謂「呷嘜死,呷免錢,呷完也不留地址」,他所謂的美濃豬腳,如今也不曉得去哪裡尋覓了?
所幸萬巒豬腳還找得到,唐魯孫記他和萬巒豬腳的創辦人林海鴻很熟,豬腳的製造過程,有則傳奇故事,記載內容大致如下:
林海鴻在日治時代就在萬巒巿場邊擺了個麵攤賣蚵仔米線。終戰後,兒女嗷嗷待哺,雖然終日孳孳也掙不了幾個錢,只能勉維溫飽,思來想去終非長久之計,但也找不出什麼其他生財之道。有一天有位顧客來吃麵,見他長噓短嘆,問起緣由,頗為同情他的遭遇,佛心來著,就跟他說:「高屏地區豬隻品種不錯,肥少瘦多,我給你一個去油祕方,滷出來的豬腳,入口香脆而不油膩,你如法炮製,必定能大發利巿。不過有個原則,你必須用豬的前腿。」林海鴻正無計可施,於是聽了那位顧客的話,麵攤子附帶賣起紅燒豬腳來,他的豬腳不但割烹方法與眾不同,就是蘸豬腳吃的蒜蓉醬油,眾香發越,更是開胃爽口!
從此以後,林海鴻的命運就逆轉勝了!他在巿場邊開了一家「海鴻飯店」,生意好得不得了,幾十年下來,變得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林海鴻辭世後,由長子展芳和女兒六金繼續經營,更是發揚光大,現附近整條街幾乎可稱豬腳一條街。
飄香70載,地方美食名滿全台
但這萬巒豬腳是不能註冊專利的。萬巒是地方,豬腳是食物名,你現在要到萬巒去,大家都說是萬巒豬腳,做法早已傳開來了,味道皆相去不遠,剩下的便看誰的廣告功夫做得好了。
1997年台灣豬隻口蹄疫爆發的期間,這「海鴻飯店」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台灣幾成回教國家,禁食豬肉。後來政府要員為了保證口蹄疫情已獲得控制,官員就紛紛在電視機前大啖豬肉起來了,當時的省長宋楚瑜更秀得厲害,專程跑到萬巒來吃豬腳,吃過豬腳後,那家店便成了省長的樁腳了。
宋楚瑜在1997年4月18日去吃的萬巒豬腳則是「萬巒熊家豬腳」,想來是老闆熊文雄在地方上人面比較廣闊,地方官便帶宋楚瑜來嚐這家豬腳,所以現在熊記廣告看板做得很大,宋楚瑜一度成了代言人。
如今連民視也來選一家豬腳,在電視節目裡置入行銷「澎大海豬腳」了。而我因為將萬巒豬腳發跡的故事記錄了下來,所以索興小小規劃了一條路線,每回偕友人來,飽食名牌豬腳之外,也去竹田驛園、美崙古街、老夫子壁畫等參觀,然後再到潮州吃碗燒冷冰,風乎舞雩,詠而歸,不亦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