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知識經濟再出發 增進台灣文化話語權

關鍵領袖2〉文化部部長 鄭麗君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7-03-27

瀏覽數 37,150+

從知識經濟再出發 增進台灣文化話語權
 

本文出自 2017 / 4月號雜誌 VR/AR激戰 最強台灣隊來了!

鄭麗君對台灣年輕世代的創作更如數家珍。像台灣動漫導演邱立偉製作的《小貓巴克里》動畫影集,已經賣出30國版權,最近也做VR升級。另外七年級生作家何敬堯,精研五年鄉野歷史後寫的《妖怪台灣》,也被她盛讚相當有系統地搜羅本土妖怪,可拿來打造台版寶可夢。

台大哲學系畢業的她,一直關心文化產業發展。去年新政府總預算,絕大多數部會被砍,文化部逆勢成長16%、增加近台幣29億元,鄭麗君笑稱自己使盡「洪荒之力」才爭取到,「為了找錢,主計處跟政院都把我當成文化恐怖分子了。」

VR/AR興起,對於台灣內容產業影響至鉅,文化部的政策如何?以下是鄭麗君的分享:

「觀落陰」與「陰陽眼」 帶來感官新革命

我聽年輕人把AR稱為「陰陽眼」,VR稱為「觀落陰」,覺得這個比喻非常巧妙。它們就是突破空間、時間、掌握虛實動態的數位科技,帶動感官體驗的革新。我第一次體驗VR是在hTC,戴上VIVE後,我進入一個義大利古蹟。我當下疑惑:為什麼戴上國產的VR設備,卻導覽其他國家的古蹟?如果是台灣的古蹟或博物館,該有多好?

其實台灣的博物館已努力推展VR/AR創新。2014年國立台灣美術館推出「多感藝境」特展,與hTC合作,「虛擬實境」重現國寶級畫家林玉山在嘉義牛稠山寫生的景色,跳脫靜態展示。

影視音部分,2016年也陸續推動,像行動寬頻節目製作有新的補助要點,流行音樂也鼓勵應用新科技製作音樂短片。例如張三李四歌曲《拆》,結合了動畫跟布袋戲來製作MV,入圍紐約市獨立影展(NYC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此外,由動畫家邱立偉導演製作的動畫電影《小貓巴克里》,是兩岸唯一入圍韓國首爾國際動畫影展的動畫,同時入圍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Annecy International Animated Film Festival),參展過程還曾以鳳梨酥吸引法國總統關注,他們也順勢運用VR做了互動影集,深受矚目。

文化部鼓勵年輕世代更勇於嘗試即時分享與多視角創作,更支持挖掘本土的IP,儘量讓一個IP一元多用,做VR、AR、360度直播、聲音、影像、影片、影集還有藝術經紀等,多方延伸。

台灣過去成長動力來自科技產業製造,但提升下個世代競爭力需由知識經濟與軟實力出發,我相信要以內容應用優先。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這是個關鍵時刻,應該思考我們的文化話語權如何搭上科技發展的全新列車。接下來,內容比起硬體,更是決勝關鍵。但發想內容的切入點,不只創意,配套的資料是否俱全也很關鍵。像運用VR體驗登玉山是個好創意,但我們的圖資有沒有跟上?爬玉山途中是否能建立文化與歷史的體驗資料,能不能同時提及陳澄波的玉山雪景畫作?

之前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開發的「台北歷史地圖」計畫,就是「台灣百年歷史地圖」計畫的一部分,把舊有圖資運用新科技套接得很好。

現在要發展VR內容,需要「基礎建設」。我上任後提出「建立國家文化記憶庫」是很好的基礎。因為台灣一直沒有建立開放、可供運用的系統,許多珍貴資料即使數位化,也沒有辦法被充分運用。

最重要的,還是國家必須有長遠的文化科技施政綱領,科技的目的還是要促進文化的發展。

我從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起步,希望搭建跨部會、跨媒體的文化內容應用,組織法已送到行政院,希望排入立法院審查,通過後應能有效降低跨機關、跨產業的鴻溝。

60億基金挹注 拚台灣文化全球化

融資方面,國發基金已框列台幣60億元投資影視,希望吸引民間對等投資,至少有120億元資金投入。我們要協助民間金融界理解文化產業,也要協助被投資的文化工作者提出完整的製作計畫,包括IP、故事腳本。一開始以傳統影視、網路劇為主,但未來也有興趣導入VR∕AR等。

台灣的文化輸出相對弱,善用數位科技讓台灣文化全球化,可以透過VR∕AR達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