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科技/科技傻瓜整合科技

李國偉
user

李國偉

1991-07-15

瀏覽數 15,000+

科技/科技傻瓜整合科技
 

本文出自 1991 / 8月號雜誌 第062期遠見雜誌

薛定諤(Erwin Schrodinger。1887-1964)是建立量子力學基礎的偉大物理學家,他非凡的天賦使他在文學、哲學、生物學上,也都留下不容忽視的足跡。在他那本短小卻影響深遠的「生命是什麼」一書序言中,他簡練的指出了現代科學家面臨的一種兩難困局。他說:「通常人們總以為,科學家應對某個領域有第一手、完整、透徹的知識,因此不該對自己並非專家的題材多置一辭。」

他繼續說:「然而五花八門的知識分支,在廣度與深度上不斷的擴充……,給我們帶來了難以處理的困局。……一方面我們才剛剛要獲取到可靠的材料,把所有已知的融會成一個整體;但另方面這個整體龐大的程度,卻使得任何個人充其量只能貫通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薛定諤自己的結論是:「我看不出從這種兩難困局中有什麼脫身之術,……除非有些科學家願意冒著因為講外行話,而被當作傻瓜的危險,來大膽嘗試整合已知的事實與理論。」

既要專精又要廣博

科學知識發達的今天,當代科學家要處理薛定誇所說的兩難困局,更是倍感棘手。

就以台灣近年遭遇的某些整體性涉及科技的問題來觀察,就更能感受出科學家,在追求專精的同時,又不能不重視廣博的壓力。

拿能源問題來說,最熱門的話題當然是核能發電。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許翼雲六月十三日指出,韓國核電發展時間比我國晚,但目前已有整廠設計的能力,台電仍停留在有問題找外籍顧問的階段。這樣一項複雜困難的科技,二十餘年來都無法厚植自己的人才,現在大家各從有限的專業角度,來辯論核電的利弊,那麼交集的機率自然降低。

能源的問題其實不只是核電的問題,也不是有了替代能源便告解決,能源的核心涉及到對效率的體認,也就是如何在同樣的能量下達到更高效益的問題。

再以環境變遷的問題來說,通常大家留意的是有關對付環境污染的面向。但是人類的生存活動,不只對自然環境,就是對人文環境,也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這類的變遷往往非常微妙,並且短時間內不容易看出作用的幅度。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要想在活動發生之初,便完全正確評估後果,經常是辦不到的。但是科技學者不能不全力以赴,謀求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以期降低損害,並且應憬悟到,要掌握環境變遷,就有與人文、社會學者溝通對話的必要。

除了直接涉及科技的複雜整體性問題外,還有些問題是迫切需要以科學的態度與方法來重新處理的。譬如戰略的問題,對我們這樣處境特殊的國家非常重要。但是習慣上我們把戰略問題都拘泥於軍事國防方面,似乎想讓人相信只要軍火科技發達,武器裝備精良,我們的戰略安全就已經鞏固了。

其實即使是軍事國防方面,也有用陳腐思惟方式因循苟且的現象。例如以中共目前海、空長程戰力的狀況來看,金、馬已經無法發揮屏障台灣安全的作用,它們成為戰爭爆發時必然被迂迴過的兩個前哨。但是表面上,軍方從來沒有讓社會感到,對金、馬的戰略地位有重新加以評估的必要。

其實高瞻遠矚的戰略方案,是需要以科學務實的態度與方法,照顧到軍事以及非軍事各方面勢力的互動,並且綜合多種學科的知識來策畫完成。

從上面幾類問題所牽涉的科技知識便可看出,今天台灣的科學家,不能再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只從事專精的學院式研究,社會需要科學家積極的參與。至於如何充分把科技知識的正面力量發揮出來,冀是需要多一些薛定諤所說「不怕講外行話的傻瓜」了!

(李國偉為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所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