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佛里曼新著:如何面對加速年代的劇變?

觀念衝擊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17-01-23

瀏覽數 12,000+

佛里曼新著:如何面對加速年代的劇變?
 

本文出自 2017 / 2月號雜誌 偷學成功者的運動筆記

天下文化很幸運出版了他最近三本著作。我為前兩本著書寫過導讀,這本新書再做一次嘗試。

(一)三個「M」的架構

佛里曼為這本新書寫的專序中,指出:三股關鍵力量——市場(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轉變)、大自然(氣候變遷)、摩爾定律(科技持續躍進),不僅同時加速,且相互牽連、增強,塑造了世界的劇變。進而影響了地緣政治的變化、個人工作的保障、社會倫理的調適、社區角色的轉換,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對台灣極為稱讚的佛里曼,希望本書有助於讀者的安身立命、以及展現傲人的生產力。

這本新著的架構就建築在這三個「M」上:(1)市場全球化(Market)、(2)大自然(Mother Nature)、(3)摩爾定律(Moore's Law)。事實上還可以加上第四個「M」:明尼蘇達(Minnesota),他在明州展開了生命之旅。

1992年,佛里曼就興奮地歡呼:「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全球化」是指任何個人、公司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競爭、聯結、交換、或者合作。透過這些數位工具,這個世界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聯結。

他的著作《世界是平的》(2005)被譯成幾十國文字,一夕之間,「全球化」與「世界是平的」劃上了等號。

冷靜地問:「世界真是平的嗎?」不見得;「全球化真是萬靈藥嗎?」更不見得。可以兩個宏觀觀察概括:

全球化已為眾多國家帶來利益。但是證據也顯示,這個結果並不理想。經濟活動推動著全球化的擴展,政治算計卻左右了全球化的走向。因為這場遊戲規則都是先進國家制定——尤其受到利益團體左右,全球化就塑造得以符合他們自己利益為主。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公開地嚴厲批評:「這些利益團體從來沒想要創造一套公平的遊戲規則,更別提去訂一套能增進貧窮國家福祉的制度了。」

從很多角度來看,世界甚至是愈來愈不平了。東亞國家(如四小龍及中國大國)善用了全球化,幫助了它們的發展。可是一些最貧窮的國家,當他們獲得援助及捐贈時,所加諸的種種限制,常使他們無法實施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

儘管全球化利弊互見,但它真是加速世界劇變的引擎。

(二)「大自然」惡化的引伸

諺語說:「上帝永遠寬恕。人常寬恕。大自然從不寬恕。」

「大自然」是泛指氣候變遷、人口成長、以及生物多樣性的消失。近年來他的論述、演講、訪談,已從人對人、宗教對宗教、國對國的紛爭轉移到人對自然、人對能源、人對生物、人對子孫的掠奪、人對劇變的調適。

他不斷提醒所看到的五個趨勢:(1)能源與資源的供需失衡、(2)產油國的獨裁、(3)失控的氣候變遷、(4)能源匱乏(如電力)、(5)生物多樣性消失。佛里曼的總結是:21世紀能否安定,端視人類能否處理這些問題。

佛里曼做為一個全球採訪的專欄作家,自然感受到來自東方社會帶給美國及西方世界的指責,列舉三個說法:

(1)西方認為他們是問題的「解決者」,實際上是「麻煩製造者」。他們的優越感與自私心,永遠是把自己的利益與享受放在第一位。

(2)要求新興國家的改善(從節約能源到性別平等),不僅在自己發展過程中全犯過,此刻仍在犯這些錯誤。

(3)占全球12%的西方世界人口,占用了地球上太多的能源、市場、財富及權力;其餘88%的人口還要不斷的接受西方的教訓。

面對這種指責,更使佛里曼要提倡「綠能革命」。因為它不僅創造各種商機,且會使社會更健康、更安全、更有競爭力,人類必須要走向這一場綠色大革命。

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先生早已在推動綠建築,以及節能減碳的各項創新。因此我在2016年11月《遠見》主辦的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中,公開稱讚他是台灣第一位「君子企業家」。

(三)「摩爾定律」的引伸

我們生活在千變萬化的數位科技世界中。Uber,全球最大的出租汽車公司,沒有自己的「車輛」;臉書,全球最受歡迎的傳媒公司,沒有自己的「內容」;阿里巴巴,最有價值的零售商,沒有「存貨」;Airbnb,全球最大住宿供應者,沒有自己的旅館。這種過去難以想像的顛覆愈來愈普遍。佛里曼認為:躲也躲不掉,該來的就會來,問題是你先做,還是別人比你先做。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所有這些該來的顛覆的根源,就是科技以「指數成長」的速度滲透進生活上每一個層面。廣被引用的「摩爾定律」,用1975年後的話形容就是:「晶片元件數量每兩年增加為原來的兩倍,效能倍增,價格幾乎不變。」如果英特爾1971年推出的第一類微處理器4004與當前第6代處理器Intel Core相比,晶片效能強3500倍,能源效率高出9萬倍,價格則只有6萬分之1。這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指數成長」。如再以1971年德國福斯金龜車(Volkswagen Beetle)來類比,時速可達48萬公里,一加侖汽油可跑約321萬公里,這輛車價卻只要四美分。

摩爾定律也預言了個人電腦、手機、自駕車、iPad,大數據和蘋果、智慧型手錶的出現。沒有摩爾定律,就沒有大數據。因為有了摩爾定律,才有更大的記憶空間,更密集的計算,使得有效率且可靠。

摩爾自己也沒有想到「網際網路能為人類開啟一個新的宇宙」「很多人都預測摩爾定律已走道盡頭,但他們都錯了。」

2015年5月在舊金山探索博物館為「摩爾定律」問世50週年時,佛里曼訪問到了已高齡86的摩爾(Gordon Moore),追憶他在1965年4月發表的論文中做了類似的描述,後被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米德(Carver Mead)把這番預測稱為「摩爾定律」。

拜「摩爾定律」之賜,世界不但是「平」的,且是「快」的——這是科技整合與擴散的自然結果。這就產生了佛里曼對「超新星」(Supernova)的討論。

「超新星」是指電腦、網際網路、行動裝置、寬頻上網等。「超新星」的形成與成功來自硬體與軟體的演進,資料數位化和儲存的速度更快速,經過分析轉化成知識。如果一機在手,就可從「超新星」擷取所需資料,複雜化已化為無形。迅速、免費、簡便,無所不在,任你取用。如果善用「超新星」:「20世紀你喜歡別人做的東西,21世紀你可以做出自己喜歡的東西。」

「超新星」能促進知識成長嗎?那就要細算新科技帶來的擴散效果與替代效果之間的消長。長期來看,我比較接受麻省理工學院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樂觀的看法:各行各業必須要在這轉型期間重新學習,重新投資、重新配置,整體社會才能獲得科技之果。

(四)回到明州家鄉找到處方

在為這本新著尋找解決各種難題的處方時,他走遍過全世界,想到青少年成長時代的明尼蘇達州。那個萬湖之州,四季分明,風景優美,民風樸實,人才輩出。明州的最大城市明尼亞波利斯,充滿了現代都市規劃的硬體與文明標誌的軟體,常被選為全美生活品質最高之一。

佛里曼以全書1/5的篇幅,敘述他們猶太家庭在郊區聖路易公園社區1950年代的遷移、融合、生活及成長。文筆的細膩、感情的濃厚,以及故事的動人,宛如一本傳記。這使我想起本書首頁中的第一句話:「這是我第七本書,誰知道,這也可能是最後一本。」如果他真不寫自傳,那麼這就是簡要版。

近年他幾次回明州,深度採訪,又再體驗到一個現代的民主社會仍然可以有效地運作。那裡的州政府、議會、學校、社區、醫院、博物館、藝術中心、職業球隊等都非常有創意、有執行力。即使一年有四個月冰天雪地,仍然(1)彼此合作、(2)同心協力、(3)相互支援、(4)共同分享。這真是值得學習的運作模式。

佛里曼的明州尋根之旅,發現了禮失求諸野,發現了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會,發現了基本價值的堅持與實踐。

明州提供了面對劇變,尋求繁榮的重要藍圖。

(1)「妥協」(彼此退讓一步)的重要:不能陷入中東地區相互對立的死胡同:「我弱,如何妥協?」「我強,為什麼要妥協?」

(2)「信任」的重要:沒有人與人之間、人與公部門之間、政商之間、多色人種之間的信任,社會就無法包容、適應、合作、進步。

(3)「教育」的重要:年輕人需要導師、教練;出了校門的人,要不斷自修。有人擔心川普的決策,因為他聽了很多情緒的話,讀了太少理性的書。

(4)「聯接」的重要:美國最嚴重的病不是癌症,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孤獨、不接觸、不交流。

(5)「家庭」與「社區」的重要:要在「颶風中跳舞」,必須要有溫暖的家庭與和諧的社區,它是社會安定的兩大基石。

這些看來平淡的處方,恰正是了解美國社會的「對症下藥」。這些處方當然也是佛里曼半世紀以來孕育的價值判斷下的對策。

(五)結語:關注美國的盛衰

對於美國的盛衰,不只是美國人關心。做為一個曾在美國讀書、教書及生活近半世紀的中國人,我也很關心。

必須先說明的是:我對美國情有獨鍾。它是一個偉大、開放、富裕的國家;但半世紀以來,政府權力的傲慢,企業營運的自滿,人民生活的浪費,造成了東方文化中「驕必敗」的嚴重失衡。所幸美國社會從不缺乏有識之士(如佛里曼),他們總會及時提出警告與忠言。

近十年來,隨處可以感覺到美國經濟的衰落。近年的資料指出:4900萬人陷入貧窮,9700萬人為低收入,二者占美國總人口48%。川普當選後宣稱要全力振興美國經濟「就業好、政策多」。

當台灣在貧窮落後的年代,美國是我們最要學習的。從台灣看美國,我們充滿了自卑與嚮往。佛里曼五年前出版的《我們曾經輝煌》,卻表達了他們的焦慮。

這本新著中,佛里曼又持續在鼓舞美國人民,面對加速劇變,他相信個人透過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與技能增進(Skills Growth),可以追求到美國夢:這一代比上一代好,下一代比這一代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