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台灣如何自處?

兩岸觀察

林祖嘉
user

林祖嘉

2016-12-28

瀏覽數 18,150+

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台灣如何自處?
 

本文出自 2017 / 1月號雜誌 愈慢,愈值錢

一方面,歐盟是所有歐洲國家精英份子在過去50年的努力成果,現在英國卻突然決定脫離歐盟,對於政治與經濟產生的衝擊自然不能小覷。再一方面,美國位居全球經濟的龍頭,川普上任後,會採取何種的保護措施,沒有人敢預測。在未來不確定因素大增的情況下,再度造成全球經濟的重大影響,因此許多人都說,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是影響全球經濟走向的兩隻黑天鵝。

反全球化浪潮,影響全球經濟

造成英國52%的選民支持脫歐的主要因素有三個:第一,英國加入歐盟之後,許多歐盟產品進入英國造成英國生產的萎縮,對於英國經濟不利。第二,由於歐盟國約有300、400萬的勞工進入英國工作,搶走了許多英國人的飯碗,所以有些英國人要求退出歐盟,不希望歐洲工人進到英國來工作。第三,最重要的是,由於最近許多中東和北非的難民不斷的湧入歐盟和英國,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因此英國人想要脫離歐盟,以減少難民帶來的問題。

然而,上述的觀點許多並不正確,比方說,現在大約有300萬、400萬的歐盟國家人員在英國工作,但是這些工作都是一些高科技或是服務業的工作,這些工作並不一定適合傳統英國當地工人可以接手的工作。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因為脫歐,而導致這些外國工人大量離開英國的話,英國的經濟將會立即因為缺工而出現問題。

同樣的,現在有100多萬的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工作,其中許多在教英文,如果這些人離開歐洲,同樣也會造成歐洲一些問題。

換句話說,歐盟因為開放而帶動的勞動自由移動,其實是增加大家的工作機會,尤其是年輕或是有競爭力的工作者的機會,而這些工作機會並不一定能由當地工人所接手。也就是說,這些反全球化浪潮導致英國脫歐,將會對英國和歐盟的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但是對於英國傳統工作者其實並不一定會有幫助。

再來看看美國的情況,情況是相當類似的,在上述造成英國脫歐的問題中,除了難民問題沒有發生在美國以外,其他如美國和其他國家自由貿易,大量進口的結果造成美國生產減少,對就業不利;同樣的,大量墨西哥工人進入美國,直接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因此美國許多藍領工人支持川普,因為他強調如果當選後,會中止「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議(TPP)」,甚至會中止行之多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

擴展外銷,才是帶動經濟的重要引擎

事實上,川普要求的更多,他曾直接點名日本、中國大陸、墨西哥和台灣,這些長期從美國賺取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川普甚至直接說未來要對大陸課徵45%的關稅。當然,對於WTO規範略為了解的人都知道,WTO成員國不能任意的對其他成員國課徵原先已經承諾以外的關稅,除非有證據證明其他成員國有傾銷或補貼等不當行為。因此,即使川普就任後,也不可能任意的對中國大陸提高關稅,但是,美國當然還可以很多其他方法,來增加對大陸的貿易障礙。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但是,其實美國的工資很高,勞力密集的工作在美國根本不可能生存,所以許多工作會被其他國家所取代,這是無法避免的經濟法則。當然,未來川普也許可以找到一些方式,來要求或是半強迫美國企業或是外國企業把生產移到美國生產。但是,因為美國工資很高,因此如果類似鴻海等公司移到美國生產,鴻海一定會大幅提高自動化生產的比例,而儘量減少雇用工人。再說,美國現在的失業已經降到5%以下,這已經是非常低的水準,因此,未來川普的計畫能再帶給美國多少的就業機會,我們相信可能還需要時間去證明。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其內需市場不但足以帶動本身的經濟,因此,如果川普真的利用減稅,或是要企業回美國生產等方式,是有機會重新讓美國的經濟回升。

但是,在減少國際貿易及減少對外投資的情況下,全球的貿易很可能會因此而受到重創,那麼對於一些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小型開放經濟體,如台灣者,可能會產生什麼影響呢?我們的政府又應該採取何種策略來因應呢?

無疑的,增加內需是一條必走的路,但是台灣經濟體較小,而且政府的支出有限,我們很難採取單單利用刺激內需就足以帶動台灣的經濟,因此,未來仍然需要積極的去擴展外銷市場,這才是帶動台灣經濟的最重要引擎。但是,在現在TPP前景看淡的情況下,我們的政府應該立即著手B計畫,包括加速與其他國家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議(FTA),比方說,與美國、日本或是南向其他國家之間的FTA。

川普欲抽身,兩岸關係更重要

另外,沒有TPP的情況下,由大陸和東協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重要性就顯得更為重要,依據最新的報導,RCEP的參與國家可能會加速協商,而且很可能在2017年內就會完成。

另外,依目前RCEP的成員國都已經與東協十國簽署了個別FTA,成為其外部經濟夥伴,這是否代表台灣如果要加入RCEP,是否也需要先與其簽署FTA,這顯然需要我們的政府先去努力的了解與溝通。其實現在民進黨政府努力要推動新南向政策,如果在此一政策下,能夠努力的完成與南向國家洽簽FTA,同時加入RCEP,這將會是大功一件。

最後,在川普執政的美國政府想要努力的抽身於全球經貿易之外時,中國大陸的角色就會更為重要;同時,中國大陸又是RCEP的成員,我們想要加入RCEP,當然必須先經過大陸同意。

因此,如何與大陸保持良好的關係,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必要條件,所以,已經簽署但是尚未生效的兩岸服貿協議,以及仍待協商完成的貨貿協議及爭端解決協議,都應當重新審視並儘速完成。總之,如果兩岸關係好,推動國際事務就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兩岸關係不佳,那麼推動國際事務就會事倍功半!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大家應該很清楚。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