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美妝有「面子」, 麗谷聯盟攻進國際

出口幾近全年衰退 化妝品業逆勢翻紅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6-12-28

瀏覽數 17,450+

台灣美妝有「面子」, 麗谷聯盟攻進國際
 

本文出自 2017 / 1月號雜誌 愈慢,愈值錢

2016年下半年,台灣擺脫連17黑的出口成績,10月、11月連續成長,但是,累計 1 至 11 月出口金額比過去減少。

出口表現幾近全年衰退,卻有一個令人意外的行業,出口持續逆勢成長─化妝保養品產業。

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化妝保養品近十年出口平均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4.3%,這個成績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最近幾年,年成長率從個位數到兩位數,12年內,雖出口值曾一度下滑,卻已快速反彈,成長超過三倍,2015年達到182億元。

台灣品質贏得國際品牌信任

為什麼化妝保養品可以成長?原因之一是,儘管大環境不景氣,但愛美是天性,人人天天都要使用清潔、護理的化妝保養品,買氣自然較不受景氣影響。

「台灣製造化妝保養品,具國際水準!」工研院生醫所標靶藥物中心副組長賴惠敏在這十多年輔導業者,道出她的觀察心得。

其實,國際知名化妝保養品牌,如嬌蘭、萊雅、雅芳、伊莉莎白雅頓、香奈兒等,有部分商品多年來就由台灣代工;陸客瘋狂搶購的「我的美麗日記」面膜、在法國大賣的TT面膜,帶領歐洲人改變長期使用的泥狀面膜,跟著用紙張敷臉;以及增進皮膚吸收的生物纖維面膜,台灣的研發,更比歐美早了十年。

「台灣產品穩定,品質贏得國際品牌信任,」統一化妝品總經理柯政廷分析。他承襲43年的家族企業,目前幫50多個國際品牌代工,銷售到美國、印度、南非、俄國、中東等十幾個國家,靠著出口,成功經營女性事業。

有40年外銷經驗、製作香水瓶器的香根企業執行長吳鐵城認為,和日、韓等亞洲國家相比,台灣實力不差,如果能建立自有品牌和通路,定位為「東方瑞士」,可吸引更多國際訂單。

以韓國為例,化妝保養品業品牌多元,是赴韓觀光客的必買項目,連同影視、流行樂、食品等產業,被韓國政府當成經濟發展重點。

例如近幾年上市的BB霜、CC霜,乃至氣墊粉餅,韓國均引領世界潮流,讓擁有蘭芝、雪花秀等16個女性美容品牌的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會長徐慶培,在2015年底,成為第全國二大富豪,財力僅次於三星電子會長李健熙,可見化妝保養品也是明星產業。

台灣業界自認實力不輸韓國,能否發揚製造優勢,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讓出口值再上層樓?

回顧2004年,工業局就發現化妝保養品具有開發潛力。民生化工組科長劉乃元表示,一公升百來元的化工原料,做成化妝品,卻以毫升販賣,一瓶從數百到數千、上萬元,附加價值極高,當時便委託工研院輔導業者,提升製造水準。

工業局訂定推動「妝點美麗新時尚」計畫,經過12年,台製產品出口金額大增。

南台灣化妝品聚落成形

「台製化妝保養品前途似錦!」工研院副組長賴惠敏帶著樂觀的語氣表示。她畫著12年的進口、出口年成長率線圖,發現出口線向上陡升,進口線上升趨緩,就連工研院院長劉仲明也看好台灣的「面子」產業。

2016年5月,工研院、經濟部南台灣創新園區結合十多家業者、化妝品科系,成立「台灣麗谷產業創新聯盟」(Taiwan Beauty Valley),串連產、學界和研究機構,開發原料,試行量產,並且測驗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為什麼取名「麗谷」?麗谷聯盟祕書長戴友煉表示,法國化妝品業在1970年代成立「化妝品谷」(Cosmetic Valley)協會,垂直整合八所大學、550家香水、化妝品業者和7萬名員工,還吸引了數十個國際名品牌加入。

觀察化妝品從業人員占法國企業人力兩成,範圍涵蓋原物料生產、製造、技術開發、測試、包裝、物流、行銷等上中下游,互相協助,共同打造「法國製造」的品牌價值。

從LVMH集團旗下的嬌蘭、迪奧到資生堂品牌,都是成員,聚集在巴黎附近的沙特爾市,形成堅實的產業聚落,2005年,還贏得「最具競爭力聚落」封號。

「台灣南部適合成立化妝保養品產業聚落,」戴友煉說。這位輔導過南台灣紡織聯盟的人士認為,當地有發展數十年的業者,又有台南護專、嘉南科大、遠東科大、高醫大等化妝品實驗室,能協助業者測試產品。

以台南市來看,聚集生產彩妝的美帥化工、設立觀光工廠的台鉅企業、做面膜代工的美麗美生醫等多家業者,有不少是家族企業,也有師徒相傳,後來自立門戶,在當地繼續發展。

統一總經理柯政廷分析,化妝保養品業有如粽子串,能帶動瓶器、包材、紙器、通路、設計文創等周邊產業,尤其台南市有塑膠模具射出業,「在台南開一趟車,什麼樣的瓶子、容器都能找到!」他說。

位於台南市鬧區的台南護專,也能發揮學界力量,扮演測驗單位的角色。化妝品應用科主任徐照程表示,他們幫台鹽、菲蘇德美、中油等多家業者的產品把關,也替美國有機化妝品Avalon測試功效。

在他的實驗室,設有高壓均值機等檢測儀器,能夠檢查有害重金屬,分析中草藥活性,也可以研發原物料。

2014年,徐照程技轉變型載體給綠祚生技,增加皮膚吸收美白、抗老成分,做成「仙履蘭天堂奇蹟保養品」,在網路銷售,今年也獲得美國專利。

他認為,原物料是化妝保養品的靈魂,由於台灣農業有先進技術,可以提煉農產品作為特殊原料。以韓國品牌Innisfree來說,強調由濟州島的火山泥、橘子打造而成,當地有清新空氣、陽光、土壤、潔淨水質,頗具地方特色,受消費者喜愛。

GMP認證是外銷門票

因此,工研院生醫所近年正輔導業者,打算將農產品作成化妝保養品。副組長賴惠敏表示,舉凡枸杞根、蝴蝶蘭、咖啡渣、靈芝等農作物,已經作成洗髮精、面膜等商品,並且申請在全球化粧品原料(INCI)登錄,接軌國際,目前已通過15個原料,三年之內增加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農產品吃進肚子,製程必須符合政府的安全認證,塗抹皮膚的化妝保養品,是否也該如此?

根據「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衛福部從2008年推行GMP制度,設置無菌、無塵廠房,人物、物流分隔,避免交叉汙染。由於需要改建成本,目前係採業者自願登記,通過者已經有50家。

雖然他們的產品占出口值的八成以上,可是全台還有600、700家上中下游業者,仍然需要大力推廣。所幸「化妝品衛生條例」在立法院等待修法,GMP制度未來將改為強制執行。

「GMP認證是外銷的門票,」徐照程說。為了讓業者認識GMP工廠,他在實驗室裡設置20坪的示範區,開放外界參觀。他相信,只要有更多GMP業者,台灣的出口值可以再擴大。

在南創園區的努力下,2016年夏天,台灣麗谷聯盟和法國「化妝品谷」協會簽下了備忘錄,10月份,台灣業者參加法國化妝品展覽,藉此走進更寬廣的國際舞台。

化妝保養品象徵一國的水準,當國際認同台灣有高品質生活,產品就會大賣,相信那一天,出口金額也將超越進口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