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GoMore體感偵測計 讓體力像油表一目瞭然

博晶醫電抓住運動商機 切入穿戴裝置

蕭玉品
user

蕭玉品

2016-12-28

瀏覽數 12,750+

GoMore體感偵測計 讓體力像油表一目瞭然
 

本文出自 2017 / 1月號雜誌 愈慢,愈值錢

近年,台灣的運動人口日漸增多,每年各大馬拉松、三鐵、單車賽事,總能吸引大批人潮報名。若是這些運動愛好者在跑步、騎單車時,知道自己的體能還能跑多久、騎多久,勢必會對體力調節更有幫助。

現在,台灣有個新創團隊,辦到這件事了。

獨家技術 縮小心電圖機器

創立於2011年的博晶醫電,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出發,研發出「GoMore體感偵測計」,能「量化」「數字化」人的體力。獨特的技術,甚至在2015年獲得《時代》(TIME)雜誌選為七大熱門穿戴式科技之一。

究竟什麼是量化體力?

博晶醫電創辦人兼技術長程士恒以汽車比喻,開車時,駕駛沒有油表,便只能從轉速表,判斷汽車的油量還能開多長距離。「但如果有油表,直接告訴你還剩多少油,就不用辛苦猜測了。GoMore的功能,就像汽車的油表,」他進一步指出。

其實GoMore產品面市前,曾經歷辛苦掙扎。

程士恒坦承,交大畢業的他,擁有將心電圖感測器製成名片盒般大小的技術,能量測心跳、心率變異分析等數據。一開始,帶著「心電圖機器微小化」這項特殊技術,他打算投入遠距照護領域。

但創業後才發現,遠距照護是一片紅海,不僅需要大量資金支援,還要相關安規認證,因此決定找尋其他題材。

剛好當時他以心電圖感測器參加德國杜塞道夫醫療展(MEDICA),碰到台灣的運動器材業者,大家討論過後發現,如果往醫療發展有困難,或許可以朝運動試試看,「那時候,我們才知道運動要量測這些數據,在這之前,我們對運動一竅不通,」程士恒說,從此也一腳踏入運動領域。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開發GoMore的過程中,團隊從運動員的角度出發,嘗試提供有意義的訊息。 例如市面上的穿戴裝置,雖然有量測心跳、消耗多少卡路里的功能,但對不懂運動生理學的使用者來說,得到的數字就只是資料,沒有意義。

加上競技運動員在比賽時,會調配速度,計算自己的心跳數能在比賽中支撐多久時間,以便運用戰術。

經歷種種的突破,GoMore開發出聞所未聞的量化體力功能,漸漸受到運動員的關注,就連美國奧林匹克中心,都來洽談合作可能。

震動提示 方便調節體力

執行長郭信甫直言,過去,台灣科技歸科技、運動員歸運動員,教練憑著經驗指導,卻說不出因果。GoMore量化運動員的體力,正好能幫助訓練事半功倍。

使用者的見證,的確愈來愈多。例如蓬勃網球學院的外籍教練尚恩.法蘭斯(Shawn France)如此形容,「GoMore讓我們用簡單的方式跑得更好,是個美妙的產品。」

超馬跑者、美國的安迪.狄金生(Andy Dickinson)也認為,GoMore能了解運動員當下狀態,「如果我用掉60%的體能了,GoMore就會震動提示,那我就會衡量情況,調整體力。」

如今,GoMore已增資兩次,技術持續深化,原本只以B2C為市場的經營方向,也將增加B2B路線,主要客群鎖定硬體製造商,放眼美國、日本、台灣等市場,相關專利亦在申請中。

隨著一點一滴進化,在市場上的定位逐漸清明,相信GoMore未來會更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