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六位專家看台灣創業潮

產官學界深度對談

陳信佑
user

陳信佑

2016-11-29

瀏覽數 23,350+

六位專家看台灣創業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12月號雜誌 向老說不 我的熟年進行式

另外,創業代表範例包括南投「天空的院子」民宿創辦人何培鈞與EZTable執行長陳翰林,也對台灣創業環境與創業心境轉變,有第一手分享。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則持批判觀點,反思台灣創業「過熱」的現象。

以下精選他們對創業的觀察及建言。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 葉雲龍

創業其實是一條不歸路,也是很困難的一條路,要思考每一步、下一步要怎麼走,想想看,每天一開門,什麼都要付錢。但是創業不應限於年輕人,只要心跟思惟是年輕的,你就是年輕人。

「天空的院子」民宿、「小鎮文創」創辦人 何培鈞

創業的能力,跟成長過程的周遭環境有關;再來是創業者有多了解自己,能善用優勢去找到改變社會的管道。通常,創業家對於自己想做什麼事會比較清楚,較不會被社會制度綁架。

青創總會副祕書長 陳麗華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台灣鼓勵役男去大企業服替代役,其實是很可惜的。大企業多半僵化,遵循工作規範就能安逸度日。但充滿創意和行動力的年輕人,如果能來幫助新創事業,會是很好的作法。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綜合規劃及生涯輔導組組長 張靜瑩

創業重要的是機會和網絡,是不是能給創業的機會?有沒有支持創業的網絡?讓我們享受創業的可能,但也不要害怕失敗。自己失敗或汲取別人失敗的經驗後,再創業成功的案例也是很多。

EZTable執行長 陳翰林

台灣不像中國是有幾十個省分的大市場,也不像香港或新加坡一定要往外;2300萬人的市場,創業餓不死,但也不能上火星。我鼓勵學生去中國或美國看一下,如果你宿舍有個未來的馬克.佐伯格,回來就會有新想法。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劉維公

創業不等於創新。台灣本來就對創業環境很友善,加入連鎖加盟店是創業,擺攤也是創業。問題是,有創業,但創新能力在哪?創新能力不強,可行度會受到挑戰。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