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私人董事會熱潮襲台 幫中小企業主搏翻身

研華、宏碁、海爾老闆搶著來找合作伙伴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6-11-29

瀏覽數 90,500+

私人董事會熱潮襲台 幫中小企業主搏翻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12月號雜誌 向老說不 我的熟年進行式

2016年10月底,位在台北市的TXA創業家私董會會所,正在舉行每月常會。

現場討論的,可不是一般創業課程、或企業老闆聯誼常見的輕鬆聊天。

台上一家企業代表報告,台下坐著專家,桌上名牌均標示著「董事」,其中包括來自新加坡淡馬錫集團的祥峰投資總經理章慶誠、工研院IEK電子組副組長楊瑞臨等科技專家。他們一臉嚴肅,對著台上的簡報,劈頭就丟出尖銳問題:「你說廈門分公司的營收好,那是多少?又雇多少人?」

「你嫌國外業務不好找,有沒有去問離開的人心聲?」

就像真實的董事會,眾董事連番質問報告人,這位開公司十年的老闆,一臉戰戰競競地回答。所幸,扮演董事的專家不只是質問,陸續提出中肯建議,有些還是個人經營小偏方。

「這裡比較能深度聊、看公司營運,像剛才那些上台的,聊一下就知道,都太不懂市場!」當天到場輔導的章慶誠說。曾投資知名網購東京著衣、IC設計公司,他很看好這新形式。

起源美國 近年風行到中國 

到底什麼是私董會?

私董會,全名是私人董事會,這種會議交流形式,最早在1957年由美國企業家羅勃.諾斯(Robert Nourse)與他四位企業家好友構思發起,如今在歐美包括甲骨文軟體大廠等至少上萬家美國企業高階主管,都會定期參與,近年也吹到中國。

簡單來說,它就是請產業界專家、還有利益不衝突的產業大老,來模擬一場董事會,閉門調教資歷淺的企業主。若剛好交流時看到好伙伴,甚至就能直接進行投資。

至於台灣,2016年1月,由工研院現任特聘研究顧問徐竹先引進,他出資創立TXA創業家私人董事會,核心團隊僅七個人,至今不到一年,已經辦了100場活動,還不限於台北,早串聯到法國、日本、中國深圳、北京,越南等地,說明熱潮已起。

「TXA的TX,就是中文創新(Tronxin)音譯,希望幫台灣中小企業找創新競爭力,而且是要帶到國際上能成功的那種創新,A則是加速器(Accelerator),」徐竹先說。

企業轉型找救兵 最佳幫手 

雖然扮演私董會董事的專業顧問或老闆,是類似志工給中小企業主提建議,竟然大受各地企業與創投歡迎!包括研華、宏碁、中國的中科創投、海爾、法國百年企業St. Gobain與不少東南亞華僑台商,都搶著參加。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是第一個跳下來合作的台灣科技業老闆,多次赴會挑選多個中小企業主合作物聯網事業。其中有個被選上的公司,訂單多十倍,讓老闆驚喜到不知如何接單!

私董會一成立就大受歡迎,原因是「現在許多企業急著轉型,培育自己人,不如外找救兵更快!」TXA私董會營運總監陸瑋瑄分析。

TXA私董會預計2017年初,孵出包括台灣資訊服務業,還有綠能、農業等三大領域的投資或合作個案,都是串聯兩岸與歐美企業一起投資的成功例子。

徐竹先從2007年任職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專做傳統產業育成扶植,目前仍任工研院顧問。為何對私董會這麼熱衷?

1990年代,徐竹先留美回台後,先後擔任旺旺集團蔡衍明、威京集團沈慶京的投資顧問約十年,「幫忙他們看哪些小公司可以投資?體質怎麼樣?看久了,就看出台灣中小企老是做不大的問題!」他說。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例如,台灣中小企業許多靠老闆一人技術打天下,通常另一半或兄弟姊妹就是創辦團隊。因為都是自家人,視野與人脈類似,到一定程度就無法觸及新市場。而老闆就算有心學習,也有找不到人可問。

過去幾年,國內創業扶植風潮多偏重年輕人的創業創新,其實,工業4.0、雲端這些新科技也在侵襲台灣的中小企業,也非常需要用矽谷、國際眼光去帶動創新轉型。可是,台灣目前產官學界提供給中小企業的輔導,都沒打到重點。一是有國際企業經驗的人,願意教的人太少,二是沒提供分階段的培訓,竟讓這些事業有成的老闆、或企業第二代,去上那種給大學生創業的入門管理課,根本沒用。

過去幾年,徐竹先在工研院輔導南部當鋪阿邦師、鍋具業者鼎王這兩個案國際化後,慢慢抓出要領,打造專為台灣中小企業設計的私董會模式。 請專家們細膩盤問公司經營細節,找到經營痛處弱點,會後再找專人輔導。

三大條件 精挑輔導對象 

鼎王董事長許登旺和徐竹先從輔導變成好友,最近還要一起打自有品牌中華鍋,行銷中國與東南亞。

私人董事會還有三大特點。

首先,合作的中小企業主,至少都要有十年以上經營,表示已經克服一些初期痛苦,且有把商品推上架的經驗。

其次,這些中小企業經營的行業,還得符合特定創新主題。

徐竹先詢問過法、德、日、中等多家有意與台灣合作的企業後,發現能源、高齡化社會與農業,是最有共識的三大方向。

最後,卻也是最重要的,是幫中小企業找到願意投資的大企業。所幸,不論台灣或歐美,都有急著想跨界轉型的大企業,很願意合作。當全球企業都在發生質變,這種新興私董會,也許正是台灣中小企業的翻身關鍵。

【私董會四大步驟,幫研華找創新伙伴】 

私董會怎麼運作?以下就從工業電腦大廠研華2016年尋找創新伙伴的過程說明。

步驟1〉老闆開條件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提需求,急需尋找有醫療、觀光等多個領域專精技術的中小企業伙伴,來和研華一起拚全球物聯網市場,需要懂這兩個領域又懂物聯網的中小企業主來參加。委託私董會團隊代為尋找。

步驟2〉專家再遴選 

劉克振在2016年4月密集參加私董會,親自詢問共16家由私董會推薦的中小企業伙伴。此外,還有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團隊、奧美廣告團隊、宏碁自建雲總經理王定愷,華鴻創投副董顏漏有,協助確認行銷、財務、人力等細節。初步精選少數團隊。

步驟3〉國際連結 

選出團隊,再和研華一起赴北京,拜訪當地有興趣做物聯網,也想投資台灣廠商的創投與企業,包括中科創投等,在當地開一次私董會,現場抓出三方一起合作的方式。會後,研華正式與這些團隊簽約,成為海外專案合作伙伴。由北京方引薦客戶、研華提供所需的產銷人力配套,中小企提供專精技術與服務。

步驟4〉投資併購 

在試行一段時間後,研華與北京方將視這些中小企達到的成果,來評估未來進一步投資入股或併購的可行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