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專精大型圍網漁船 多元技術顛覆業界

海上尖兵1〉慶富集團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6-11-28

瀏覽數 9,600+

專精大型圍網漁船 多元技術顛覆業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12月號雜誌 向老說不 我的熟年進行式

從位於高雄軟體園區的慶富集團總部大樓總裁辦公室往外望,右方是高雄展覽館,整面玻璃落地窗可以一覽高雄港,往來著各種貨輪、油輪、遊艇,大小船隻盡收眼底。

這棟2007年落成啟用的營運總部大樓,外露的紅色鋼骨結構造型搶眼,搭配大量玻璃帷幕,讓建物充滿現代感,顛覆造船公司古板、老舊的想像。如同它的造船實績,慶富擁有多樣顛覆業界的技術。

造的船速度快、漁獲增一倍

單看太平洋海面約230艘作業漁船,有近四成是慶富集團所造,地位可見一斑。

擁有豐國造船、慶富造船、發洲造船廠等不同事業體,慶富集團是國內僅次於台船、數一數二的大型造船公司。

專精於大型圍網漁船製造,對化學輪、油輪等特殊船舶同樣經驗豐富。國內首艘肩負海洋極地任務的觀測船海功號,正是由慶富集團所打造。

20多年前,當同業還用人工操作的機械裝載系統,慶富已採用電腦控制。所有船的輪控系統均自行研發,所以沒人有本事修理他們的船,「我們造的船都回來自己修,」總裁陳慶男自豪地說,包含特殊功能的挖泥船,全台只有他們做過。

慶富的漁船做得比別人好,是因為掌握三大設計特點。

一能抓最多的魚,二有速度,三是船在水中的靜音效果。例如,要能裝載更多漁獲,魚艙就要設計成能先裝油供開船用,捕到魚後,改成倉庫,可用來載漁獲。

最令他引以為傲的是大型圍網漁船的速度。「鰹魚最快時速96公里,船不比牠快,根本抓不到,」陳慶男著手比較各國船隻,發現引擎在船尾的速度較快,於是改良船隻設計。

實際出海成果,「我們的船已經找到魚群、下網捕撈,別人家的漁船還沒開到,」讓陳慶男相當滿意。舊型的大型圍網漁船一年可以有3000多噸漁獲量,而慶富改良的船型,一年漁獲量可高達7000、8000噸,一躍成為國際上知名大型圍網漁船製造商。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陳慶男透露,大型圍網漁船全世界僅有法國、西班牙、美國、日本和台灣有能力做,「我如果自稱第二名,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他語氣堅定。即便近來全球船業景氣不好,慶富手中還是有訂單,目前正幫菲律賓船東趕製新船。

從門外漢熬成船業大亨

陳慶男當初提出改造船隻的作法,曾被長輩罵翻,擔心他胡亂瞎搞,殊不知他是仔細研究過。

大學就讀淡江商管,陳慶男對造船本是一竅不通,若不是因為爸爸說服他回家幫忙,他最想教書。當完兵後進公司學習,第一站就到工廠看怎麼施工,技術不懂的地方,便趁休息時間跟著老師傅蹲在地上邊吃便當、邊問。

起初思考漁網改良,陳慶男拿到太平洋作業漁船資料,比對近200艘船的數據,發現漁獲量前100名的都是使用有節網。因此他決定將長年使用的無節網改用自行研發的有節網,果然更堅固耐用,獲船東好評。

要了解船隻第一線的操作實況,陳慶男每天上午4點起床,和正在太平洋上作業的船員們通電話,詢問當日狀況。集團有十艘大型圍網船,每艘船通過一輪電話,日復一日蒐集資料,成為他改進船隻設計的關鍵。

集團成立超過40年歷史,從他父親陳水來開始。最早陳水來和朋友經營漁業,委託當時隸屬台灣省政府的台灣機械公司造船廠製造漁船,結果第一艘做了兩年遲遲沒做出來,陳水來便決定自己蓋造船廠,1965年成立豐國造船。

本來只是想生產自家船隊要用的漁船,但陳水來發現,民間對船隻需求大,但台機生產不及,於是跨入造船事業。

陳慶男回憶,豐國當時一年各類漁船約可做12至18艘,台機一年卻只能做6艘,效率贏過對手一倍以上,船家自然紛紛來找豐國訂船。

在漁船領域稱霸同業後,陳慶男決定將業務從漁船延伸到製造商船、觀測船、研究船、化學輪、和其他特殊船舶。之後的海功號、海研二號、海研三號、水試一號等研究船,有具體的實績。目前更有海軍獵雷艦專案執行中,證明了從造船到造艦,都難不倒。

陳慶男把研究學問的熱情用在深耕造船,成就今日船業大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