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運動甩三高 早期改善可逆轉

名醫帶你擊退三高4〉台北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石光中

滕淑芬
user

滕淑芬

2016-09-20

瀏覽數 297,400+

運動甩三高 早期改善可逆轉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遠離三高,從三低做起

醫師愛運動不稀奇,稀奇的是,和石光中一起路跑的四位隊友中,有兩位是他的病人,因為常運動,血糖控制得非常好。

體貼病患 一天看210位病患

石光中笑說,醫師常要病人不能抽菸、不要喝酒、多運動,但自己都做不到,他因為身體力行,對病人有很強的說服力。他的隊友愈跑愈有興趣,有人一週跑四次,年紀比他大,但跑得比他還快。

看診已有30年經驗的石光中,今年8月從台北榮總跳槽到鄰近的振興醫院,每次轉換跑道都有老病患追隨,因為親和力強,深受病人喜愛。

台北榮總一診60人,滿號就掛不進去,但只要病患願意等,他一定開放加掛。通常病人需要到樓下掛好號再上來門診等待,北榮中高齡病患多,石光中對護理師說,就不要讓病患走上走下了,因為醫院電梯很擠,他擔心老人家不慎跌倒,加號的行政工作就請護理師幫忙處理。

體貼病患的他,曾創下週六一診看210位病患,從早上7點看到晚上8點的紀錄。

石光中的患者雖以中、老年居多,但近來年輕人也有逐漸增加的現象。他說,糖尿病是飲食控制不佳和肥胖造成的文明病,相較於高血壓、高血脂,用藥合宜,血糖就能降下來;但,吃是一種行為和習慣,如果從小習慣大吃大喝,日後要改變更難,這也是30歲以下年輕患者增加的原因。

糖尿病主要有四型,第一型多來自自體免疫出問題,或被病毒感染,100人中約有一到兩人會得到。第一型很難預防,治療方式就是打胰島素。

而人數最多的第二型糖尿病,占比約為95%,和遺傳、年紀、飲食、肥胖等息息相關。

第三型人數少,多發生於癌症病人使用免疫製劑的併發症,免疫製劑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可能破壞胰島細胞,造成血糖波動。第四型則是娠型糖尿病,女性懷孕期間因賀爾蒙變化,造成血糖上升;通常生完後,血糖也會恢復正常。

糖尿病不可怕 怕的是併發症

石光中指出,40歲之後的民眾,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至少占20%,但國健署很早就提供40歲以上民眾,每三年一次的健康檢查,不少患者就是這樣篩檢出來。他建議40歲以上成人一定要定期接受健檢。

基本上,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應小於100mg∕dL,餐後血糖小於140mg∕dL,糖化血色素為5.7%。如果空腹血糖大於160mg∕dL,飯後血糖大於200mg∕dL,糖化血色素超過6.5%,這三項指標只要有一個超標就是糖尿病。

而在正常數值和糖尿病之間者,就屬於糖尿病前期,也稱之為「葡萄糖失耐症」,表示血糖已有問題,但不一定需要用藥,透過飲食、減重,都可以改善。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幾年前,美國糖尿病學會曾針對有葡萄糖失耐症者進行一項大型研究,找來三組人,第一組要求控制飲食、運動,第二組吃藥,第三組順其自然,什麼也不做。以三年時間追蹤這三組人的血糖變化,最後發現第一組發生糖尿病的比例最低。可見早期血糖高,只要改善生活習慣,是可以逆轉的。

「老病患就要找出血糖升高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石光中說。糖尿病可怕之處,就是併發症林林總總,小者如手麻、腳麻;又因腸胃蠕動緩慢,容易便祕,但吃了排便藥,又容易拉肚子,症狀反反覆覆。

大者如心血管疾病,更是國人第二號殺手。石光中說,糖尿病患者日後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高三倍,罹癌風險則高兩倍,包括肝癌、肺癌、大腸癌、胰臟癌等幾種癌症,發生的最多。因此,糖尿病患需要定期做超音波檢查,篩檢可能罹患的癌症。

小血管病變也不容忽視,可能導致視網膜、腎病變,嚴重者若傷口久久無法癒合,就可能截肢。種種併發症導致糖尿病患的住院醫療花費,平均是沒有糖尿病者的4.3倍。

除了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患也容易因血糖過低造成昏迷休克而送急診,這也是石光中需要照顧的住院病人。甚至只要他的門診病患,血糖若常常突然飆高到300mg∕dL以上者,石光中也會要求他們住院治療,每天花時間衛教,請營養師灌輸正確的飲食觀念。

衛教洗腦 助病患打贏耐久戰

「衛教是門藝術,但再鐵齒的病人,經過住院『洗腦』,都會乖得不得了,」石光中說,他會先紓緩患者手麻、腳麻的症狀,讓患者立即感受到血糖下降的好處;接著就是重頭戲上頭,說服病患接受胰島素注射。

估計每10位住院病人約有7、8位需要打胰島素,因為患者已經吃了三種口服藥,但血糖仍然降不下來,施打胰島素就是最後的藥方。

「糖尿病患者的幾大迷思就是,以為眼睛會看不見,以為吃很多藥會洗腎,以為胰島素就要打一輩子,」但石光中說,只要好好控制,這些後遺症都可以避免;即使注射胰島素,待血糖穩定後,也可以換成口服藥。

石光中解釋,需不需要打胰島素,要視患者的胰臟功能好不好而定,如果胰臟已經無法分泌胰島素,吃再多藥也沒用。現在的胰島素有速效、短效、長效、超長效、混合型等六大類,醫師會視患者的生活需求調配,而且現在的針頭很細,疼痛感很小。

三高是慢性病,從三高演變成心血管併發症至少長達十年時間,只要病人有心改變生活,都能重拾健康。

照顧慢性病人是一場持久戰、耐久戰,對醫療有高度熱忱的石光中保有好體力,就是他照顧病患的最佳承諾。

【名醫帶你對抗三高】

➊找出血糖不穩定的原因,對症下藥

➋要血糖300mg/dL以上病人住院,舒緩手腳麻痺症狀,加強飲食衛教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