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平日籌畫策略、授權工作、聆聽客戶意見,已經忙得不可開交,那裡有時間應付員工的衝突和摩擦?但是新的管理觀念指出,處理這類小事,不僅有助於上下建立共識,還能創造和改變企業的文化。
因此,做為成功的現代主管,必須具備「衝突管理」的能力,以上便是工作上常見的衝突和正確的管理之道:
.競爭過於激烈。當屬下常因競爭起口角,並彼此抱怨時,主管先要捫心自問,是不是領導無方。譬如你是不是因為怕影響大局,當屬下抱怨其他同事的不是時,你總是一味安撫?你是不是不但沒有立刻制止內部紛爭,反而靜觀其變?
正確的管理方式應該是集合員工,告訴他們,你已經察覺到辦公室的緊張氣氛,坦承自己應該早些阻止這種情況,然後要求大家遵守一些新的行為規範,並讓員工有接受和調適的時間。
.情緒化的干擾,遇到頗具才幹,但是工作上稍不稱心就大發脾氣,嚴重影響其他同事情緒的員工,通常主管會有兩種反應:幫助他解決難題,或者乾脆裝做沒看見,但是對這種人愈好,他可能會更加不禮貌。如果不假詞色地當面告訴他,除非拿出專業態度,否則不和他打交道,雖然辦公室的緊張氣氛還是存在,至少他對別人會比較有禮貌。
向收音機說不
.工作態度不專業。當屬下都同意上班時播放搖滾樂,以提高工作效率,打電話來的客戶卻可能留下負面印象,甚而認為公司的服務態度不夠專業。
此時主管必須樹立公司的價值觀,強調客戶至上的信念,向收音機說「不」也許有點傷感情,但為了公司利益,別無他法,
.內部社交活動過多,員工感情融洽、活力充沛,原本有利溝通意見、提升效率。但如果經常搞些慈善募款等社交活動,則會讓不想參加的同事感到為難,影響了合作的士氣。
此時,主管應適度地表示關心,但不要讓員工覺得受到約束,或許可以幽默地建議大伙來次「工作馬拉松」;下次各部門召開會議時,再嚴肅地要求,辦公室內無關工作的活動,每個月不得超過三次。
.個人成見影響工作。有些員工會將「不屑與同性戀者共事」等道德上的成見帶到辦公室。此時主管有責任讓員工瞭解,私人爭務不應該和工作混為一談。
如果發現員工的偏見行為,主管應該警告他;如果對方仍然不聽,可嚴加懲戒,因為保護員工在工作環境中不受無謂的干擾,於情於法都是主管的責任。
(本文作者Andrew S. Grove 為英代爾Intel總裁,取材自Working W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