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由國家啟動創新 民間資金才敢投入

工研院董事長 吳政忠

蕭玉品
user

蕭玉品

2016-08-30

瀏覽數 12,600+

由國家啟動創新 民間資金才敢投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9月號雜誌 哈日新主張 風格就是商機

事實上,比起工研院與資策會合併,吳政忠更掛念的,是加強各部會、法人間的連結,達到跨領域整合。

61歲的吳政忠,台大土木系、美國康乃爾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博士畢業,是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在台大土木的學弟,經濟部長李世光讀康乃爾時的學長。

吳政忠指出,應力學是一門介於應用物理和工學間的橋樑,物理和工程都要懂,所以他一直都在做跨界整合的事情。自美國返台後,他專研物理和電機,是非破壞性檢測專家,主要確保土木工程結構材料製造加工時的品質,並評估運轉設備的使用壽命。

在陳水扁總統期間,他曾於2006到2008年擔任國科會副主委,致力推動智慧生活,他當時就強烈認識到,台灣不能一直強調代工、零組件製造,還必須往使用者終端的服務靠攏,而這得靠創新思惟和跨領域連結。

吳政忠打算如何串聯部會、法人與民間?以下是專訪精華:

協助中小企業接軌網路

台灣經濟奇蹟由代工產業創造,但最近顯現陰影。物聯網趨勢下,硬體的感應器、裝置,我們都能做,也可以培育軟體人才。但,最有價值的在應用端。

如果我們對生活沒有細膩觀察,如何想出新科技要用在哪?美國許多先進產品,都先從日常生活找需求。先有創意,再用技術實踐,還要能製造。台灣在技術和製造有經驗,就是創意難。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過去受代工思惟影響,教育沒教我們創新,現在,包括文化、社會、經濟、科技都需要翻轉,要改變架構,並加強整合。

台灣的法人不是沒有改變空間,但好的要留下,再接軌數位經濟與網路。工研院和資策會都有往未來趨勢發展的研究能量,例如工研院資通所正加強服務,資策會也有未來智慧生活應用。

但光在法人整合還不夠,還要幫助中小企業和網路介接。例如彰化鹿港的水五金很出名,全球80~90%水五金都是台灣代工,一年產值超過500億,但面臨中國的競爭,未來會有危機。若讓中小企業和電子商務接軌,並投入研發更好,像是水五金會用到電鍍,產生的廢水該如何處理?這就和工研院有關係了。

過去科專計畫強調KPI,為了完成任務,只能做有把握的技術,這個要改變。我們會先撥10%預算,做前瞻型計畫。錢不是問題,如果弄出系統,由國家啟動,民間很多資金才敢投入。

至於工研院和資策會,不可能合併。重點在於搞清楚每個單位的價值,避免資源重複。

以後會需要競爭機制,偏創新應用的資源,不只工研院、資策會,學校也能加入。但法人單位也需要投入未來五年到十年的技術,有些是基礎根基的,需要長時間耕耘。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