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啤酒加茶葉佐24節氣 在地滋味供不應求

廣納台灣專屬記憶 啤酒頭

陳承璋
user

陳承璋

2016-08-30

瀏覽數 108,650+

啤酒加茶葉佐24節氣 在地滋味供不應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9月號雜誌 哈日新主張 風格就是商機

秋分、白露,是落葉紛紛,天高氣爽的怡人季節。春分、穀雨,則迎來綿綿細雨,是百花豪情怒放,嫩葉歡欣舒展的黃金歲月。

讓人意外的是,這24個標記時間流轉,萬物依歸的中國傳統節氣,竟然成為三個年輕人打造爆紅精釀啤酒的關鍵。

一直以來,酒吧的冰櫃,都是台灣啤酒與海尼根的天下,但自2015年中開始,冰櫃內的景象,被以春分、穀雨、夏至為名的啤酒占據。在冰櫃夾縫裡,能求得盎然生機的節氣啤酒,都來自一間創立剛滿一年半的精釀啤酒公司「啤酒頭釀造」。

毫不誇張,啤酒頭每支啤酒賣得嚇嚇叫,平均每月可賣出24000支,現在更供不應求。除了可觀銷量,他們也把多支啤酒送到日本、澳洲比賽,一舉囊括日本主辦的「國際啤酒大賽International Beer Cup(IBC)」實驗性啤酒銅牌和美式淡色啤酒銀牌等多項獎項,成了台灣精釀酒市場的新秀,也是少數賺錢的品牌。

三個世代,用在地原料突圍

憑什麼在寡占的台灣啤酒市場突圍?原因在於,啤酒頭大膽的將台灣最具競爭力的在地原料——台灣茶,烏龍茶、鐵觀音、東方美人等,加入啤酒內,讓每一口啤酒都能散出淡淡茶香,堪稱啤酒界創舉;再加上絕無僅有的節氣命名方式,都是成功主因。

打造這款款茶葉啤酒的三位青年,分別是6年級生,擁有工程師背景的宋培弘、7年級啤酒釀造師出身的段淵傑,還有今年年僅25歲,大同大學生物工程系研究所剛畢業的葉奕辰。

能打破世代藩籬一起創業,全賴於他們在創業前,都是精釀啤酒愛好者。宋培弘回憶,2010年他們認識於網路論壇,都在討論怎麼在家自釀啤酒、哪些精釀品牌值得一推等,從網友變好友。

2011年三人創立私密社團「自釀啤酒狂熱份子」,現已成為全台最大自釀啤酒社團,因是創始元老,使他們在精釀啤酒圈,早已是「網紅」。2014年三人興起創業念頭,品牌一創立,未演先轟動,「本來只是賣好玩,沒想到賣那麼好!」段淵傑至今仍滿臉意外。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這亮麗成績,並非偶然。宋培弘分析,2002年台灣加入WTO時,已開放民營啤酒廠,一下子眾多小酒廠紛紛成立,但能冒出頭並不多。會如此慘烈,是因為台灣人不像歐美人,一年四季都喝不同啤酒。夏季啤酒顏色較淺,喝起來清爽不苦,冬季會有酒精濃度高達15%,顏色較深的啤酒上架,「歐美人會分季節喝不同種類的啤酒,但台灣人沒有!」宋培弘分析。

三人反覆思考如何改變台灣人的飲酒習慣,做出別於外國酒廠的獨特風味?

滿足嘗鮮欲望,還能幫助小農

為了踢破這重重鐵板,被笑稱文筆、才學俱佳,堪稱「北投唐伯虎」的宋培弘靈光一閃,乾脆每支酒就以節氣命名,並隨節氣轉變,製造出符合天氣的各式啤酒,希望帶起國人四季都喝啤酒的風氣。

比如說,「立冬」有較濃焦糖風味,並佐以茶韻濃厚的鐵觀音入酒,氣味較濃郁。反之,「立夏」則以大量美系啤酒花釀造,帶有荔枝香、花香,甘醇順口。

而選擇佐以茶葉入味,是因台灣茶早已享譽國際,「能與國外啤酒廠比拚的,就是本土味、國外沒有的東西,」宋培弘說。但是台灣味,不只茶葉,為了讓每瓶酒能廣納更多台灣專屬記憶,他們更找遍全台最本土的原料,「清明」以艾草焚燒後的餘燼入酒、「大暑」以彰化花壇茉莉花做薰香、「小寒」找來台灣少數種植的可可豆入酒,喝來有咖啡香氣。

雖加入在地原物料,成本增加不少,段淵傑笑說,「根本是在做身體健康的,」但能滿足精釀啤酒狂熱者嘗鮮的欲望,還能幫助在地小農,「就是爽快」。台灣近年喊得浮濫的「文創」,最主要核心精隨就是「愈在地,愈國際」。啤酒頭經營策略正是如此。

(酒後請勿開車.未成年請勿喝酒)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