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帶動後街發光 讓街舞、塗鴉站上國際

西門潮文化1〉台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會 鄭子靖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6-08-30

瀏覽數 16,900+

帶動後街發光 讓街舞、塗鴉站上國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9月號雜誌 哈日新主張 風格就是商機

對於一般西門的逛街客而言,這兒已遠離中心商業區,但看似邊陲的「後街」,今日卻已是許多年輕世代次文化的重要聚集地。

一來到後街,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高達八層樓的塗鴉牆,由於是全台最高的塗鴉牆,氣勢凌人,曾吸引微軟前來取景拍廣告,連香港、瑞典等國外的媒體也爭相報導。如今,這兒更是觀光客前來打卡拍照的重要地點。

年輕時迷惘 心存關懷與善念

彎進一旁的巷子則是美國街,聚集多家潮牌服飾店,店門裝潢、甚至街道牆面上,充滿嘻哈、塗鴉等元素。有別於西門其他巷弄,後街有著鮮明的青少年次文化與潮文化氛圍,吸引眾多運動品牌、偶像劇、電影來此拍攝,光是Discovery《瘋台灣》節目就來拍攝過三次。

「我們已證明,街舞、塗鴉是有能力站上國際的,」說話的是年近40歲的鄭子靖,台北多元藝術空間青少年發展促進會(藝青會)創辦人。他是後街推動青年潮流文化靈魂人物。「混後街」的,人人稱他「Jimmy哥」。

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的管理單位是台北市文化基金會,2008年才委由藝青會進駐。藝青會以推動青年活動和街頭文化為目標。鄭子靖回憶,「剛接手時,這裡雜草長到腰,遊民又多」。之前的電影公園,人煙罕至,周遭居民都避之惟恐不及。

但八年下來,已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景。有戶外廣場播映月光電影院,也有展演廳可以設置藝文展覽。幾乎每天都有年輕朋友利用寬廣的室外空間,練習跳舞、滑板、從事各種音樂活動。

其實,創立藝青會之前,鄭子靖曾和哥哥在西門開潮流服飾店,也和朋友合組過音樂公司、舞蹈教室等,結識了眾多熱衷街頭文化的同好。

點子很多的他,曾在自家店門口找DJ放音樂、跳街舞,吸引人潮聚集。還在西門町街頭連續多年舉辦街頭派對(Free Street Party),從現在的優衣庫到屈臣氏的整條路,近千人同步跳街舞。

耕耘街頭文化多年,鄭子靖和藝青會伙伴近年受邀成為新北市塗鴉和街舞大賽評審。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舉辦了六屆的西門町後街文化祭,藝青會每年都扮演關鍵角色、居中協辦。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如此致力街頭文化和關懷青少年,跟鄭子靖年輕時的迷惘有關。國小時父母離異,鄭子靖搬到桃園與媽媽同住,和在台北的哥哥分開。只有在放假時能坐車到台北找哥哥,兄弟倆一起到西門町玩。

缺乏家庭溫暖的他,不愛讀書,經常逞凶鬧事,甚至一度接觸毒品,是師長眼中的頭痛人物,同學還會交保護費給他。

友善的戶外空間 青少年大膽秀自己

17歲那年,鄭子靖帶刀陪朋友談判,第一次被抓進警局,趕到警局的媽媽打了他一巴掌,轉身就走,望著媽媽黯然的背影,他決心轉變。高中畢業,跟著哥哥到西門町開服飾店。

在這裡年輕人聚在一起跳舞、玩音樂,鄭子靖領悟到,年輕人聚在一起,不一定要做壞事,也可以相互學習、共同為興趣努力,「街頭文化改變了我,讓我懂得用『團結』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如今的他,還受邀走入更生少年、東區少年服務中心、萬華希望教室、善牧基金會善牧學苑等團體,導正迷失的年輕人。

回想起自己的慘綠少年,他深知,很多小孩因為沒有家人陪,也缺乏正當娛樂,於是他把電影公園當平台,舉辦年輕人喜歡的街舞、饒舌、塗鴉比賽,總計一年約莫有20多場的活動,為的就是提供青少年一個友善戶外空間,大膽秀自己。

要實踐這項理念,很多活動經費申請補助不足的部分,他都自掏腰包。目前經營居酒屋,盈餘除了必要家用外,大多奉獻在籌辦活動,他卻甘之如飴。只為了給失落的青少年家的感覺。

藝青會的LOGO是兩隻手牽起一座屋頂,象徵一個家,底下是一雙眼睛,象徵被看見。這正是鄭子靖的心願,他要讓青少年從西門町後街開始發光,看見自我價值,找到奮鬥目標。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